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全才
毕竟事关岷西未来十年的经济格局,与三亿多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哪怕有一丁点可能出现的纰漏,刘敬红都不敢大意。`7*k′a¢n-s¨h!u*w,u+.!c¢o.m¨
甚至可以说刘敬红看似保守,实际上已经很开放了,否则换成任何一个省委书记,绝对不敢这么有魄力的准备试行产业结构改革。
楚晨却十分镇定,侃侃而谈。
“理想的高肥力油沙土中,50-70%的沙粒保持提供其透气性,20-30%的粉粒,还有10%左右的黏粒,协同保水保肥。我们做过调查,四千亩油沙土中,超过三千七百亩的油沙土,沙粒占比都少于70%,属于极品中的极品。
剩余的两百多亩中,即便有些因为沙粒度太高,导致保肥不足的情况,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额外补充有机质,改善保肥能力。”
刘敬红和叶巨鹿相视一眼。
这小子,农学也懂?
实际上,楚晨完全是靠的死记硬背。
那些资料是宁柔交给他的,他看过一遍,就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
毕竟以他超越普通人类的能力,记住这些数据根本不是难事。
郝厅长眼前一亮:“你说的是真的?”
“郝厅长是专家,您看看手里的土壤就能感觉出来吧。.k·a¨n¢s·h¨u_j*u+n/.*n+e?t\我要是说谎,难道还能躲过您和刘书记的法眼?”
“你说的对!你说的对啊!”
郝厅长把玩手里的泥土,抬起头,眺望远处的胡豆田。
“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有效态含量怎么样?平衡吗?”
“通过土壤化验,氮磷钾都足够,缺少一些硼和锌,完全可以针对性补充。至于碳氮和微生物的关系,在我们的实验中,油沙土十比一到十五比一最利养分的释放,针对这一点,我们宁总会建立大数据库进行监控,建立专家组进行专门的维护。”
“土壤耕作层深度和根系限制层有没有?”
郝厅长越问越专业。
当他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现场所有人都一头雾水。
所有人都表示,听不懂他在问什么,可就是觉得很厉害的样子。
即便是怀揣着找出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不了就慢慢解决问题的刘敬红,也觉得郝厅长问得实在有点太精深。
然而,楚晨依旧平静得如同前方安静长流的启林河水。
“我们测量过,四千亩土地中,大部分不存在,而且就算有,最浅的超过32厘米,最深的超过43厘米!完全能保证我们需要种植作物的根系生长。+r?c,y,x*s~w..~c^o*m_就算需要人工出动,我们也有足够的精力,打破犁底层。毕竟这些土壤的经济效益高,而且年复一年,可以不用考虑成本问题。”
“不用打破,够了!”
“确实够了!”
两人跟老和尚坐而辩经一样,互相说的对方都能听懂,落到别人耳朵里,却完全不知所云。
即便不知所云,依旧觉得,这两人肯定是在交流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刘敬红和叶巨鹿面面相觑。
“老叶,这是你带的兵啊?这娃儿到底啥来头啊,怎么什么都懂。郝厅长可是农学真正的顶级教授,是省政府为了引进人才,专门从农学院引进来的学者型干部。楚晨居然可以和他就农业,谈论得眉飞色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