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9章
当前,路北方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把省里的扶贫资金精准落实下去,让项目早立项、早生产、早见效益,早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虽然看似手中现有200亿元,甚至还可能统筹更多资金。但路北方并不是挥霍之人。毕竟,他也知道,浙阳并不是小省份,其中就有杭城、湖阳、静州、长阳、盛州、云岭、锦江、舟城、临南市、象州10个地级市,还有1个开发区,以及2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岛区)、110个县级行政区,可谓地域范围广、发展基础参差不齐,扶贫工作,面临着复杂且艰巨的挑战。
因此,路北方在脱贫攻坚办的内部会议中就强调:“这次投入的200亿元扶贫资金,看似数额庞大,但平均分配到众多县级行政区后,每各地区所能获得的资金量其实相当有限。而且,这笔资金,并非一次性全额拨付,而是要分三年逐步到位。这就意味着,在有限的资金和较长的时间跨度下,如何科学合理地选取扶贫项目,成为了决定扶贫工作成效的关键所在?”
“因此,我们对扶贫项目的选取,必须紧密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口结构以及贫困成因等多方面因素。对于那些具备特色农业资源优势的地区,可以重点扶持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例如,在云岭地区,其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适宜某些中药材的生长,那么就可以围绕中药材种植,构建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
“对于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如舟城,有着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可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扶贫的重点项目。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服务环境,开发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从而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而在一些工业基础相对较好的地区,如杭城的部分县域,湖阳市、静州市部分县区,可以加大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产业带动就业,实现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