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繁 作品

第172章 冯氏的打算(第2页)

  听老大媳妇说,老大请的先生特别厉害,比岳山书院的先生还能耐。

  二房就这么一个儿子,父母又是烂泥扶不上墙的,她不得不多为孙子考虑。

  再者,几个孩子在一处读书,朝夕相处起来感情自然深厚,以后大了,兄弟姊妹之间也好守望相助。

  不过她不能直接做大儿媳妇的主,让不让去得看老大媳妇的意思。

  这是大事情,田氏也不掺和了,让冯氏自己去找花氏。

  冯氏找到花氏巴拉巴拉说了一堆,花氏也没有开口,就这么静静的听她说。

  冯氏说得嘴巴都干了,“大嫂,你说话呀,你这样我心里晃荡。”

  就这么要笑不笑的盯着她,也不给个回应,真是头皮忍不住发麻。

  要不说大嫂自从当了官夫人之后,这气势真是一天比一天足。

  花氏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二弟妹,别光说这些,这事儿二弟同意了吗?”

  边关条件艰苦,什么都不如这边。况且,赵纬怕相公多过于怕婆婆,赵纬那性子还真不一定愿意去。

  冯氏立马回她,“同意,他当然同意,你不信我现在就叫他过来。”

  她早把人解决掉了。愿不愿意有什么关系,她有的是办法让他点头同意。

  花氏抬眼看了冯氏一眼,这个二弟妹长进了啊,做事情这么果断。

  “也不是不可以。”

  冯氏顿时喜上眉梢,“大嫂你同意了?!”

  “都是一家人,帮衬没问题,但我就一句话,你们必须听我的。否则,我会差人将你们一家都送回来。”

  冯氏忙不迭点头跟花氏保证,“那是当然,大嫂,我们绝对听话!”

  得了花氏的允许,冯氏喜滋滋回家做准备。

  年过完,花氏跟着赵湛去了一趟书院辞别先生,就开始准备上路的事情。

  路上吃的穿的用的都需要准备,花氏思前想后罗列了一个清单,将需要的物品全部写到清单上,删删减减一个一个准备。

  这么远的地方,不可能走路过去,马车肯定是要准备的。

  家里就一辆马车,她不可能把马车带走,需要再置办几辆。

  加上大姐一家和赵纬一家,三家一共是十四个人,再加上几个丫鬟婆子,人就多了。

  马车都得准备好几辆。

  此去长途跋涉,普通的马车可能还不行,车厢造大造结实一点,还能多装些东西。

  花氏跟赵勉合计一番,去县城找人订车。

  车厢还好,马匹可不好买,得提前跟人打好招呼预定。

  在赵湛的提醒下,花氏还到县城购置了几箱子常用的伤药。

  这些东西,在边关肯定用得着。

  赵勉去府城进货,又给他们带了两大箱子药材回来,还有两根一百年的人参。

  牛师父一家归家祭祖了还没有回来,阿庆每天自己在院子里练完功夫,再做完功课,也开始跟着家里人一起忙碌。

  锅碗瓢盆都准备妥当了,猪也买了好几头杀掉做肉脯肉干。

  正月过完,牛师父一家就从老家回来了。

  牛童居然还给阿庆带了一匹小母马,给阿庆高兴地,恨不得原地给牛童磕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