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义三行 作品

第96章 第九回《征伐西南,对敌联军》 第六节

打到半夜,农明义所部两座大营都被攻破,自率二千人也无法突围出去,发起多次冲击皆被打退。农明义自己肩膀中了一箭,头被法术打中,头发烧掉了一半,耳朵冻伤了一只,又是火又是冰,这是被义军冰火门的法师干的。

农明义只好命令部下休息,等天亮了看明情况再打。

可是一到天亮看明情况,农明义部下的士气全都泄了。原来义军已经拿下两座大营,抓了许多俘虏,带着俘虏来招降。俘虏一片声大呼:“农将军,投降吧!”“投降好得很呢!有优待!”“弟兄们,咱们投降!”“不投降没出路了!”“吉大王得天助啊!”“咱们投在吉大王手下,不比做第五强的手下强?”

如此情形,能不泄气?农明义身边所剩的人都没了战心。可是农明义不能投降,一来受第五强厚恩,二来家人还在桂林,自己如果投降,家人都会被杀。

农明义叹口长气,拖起精神不振的战马,勉力要向北再来一次冲杀,杀不出去就战死也罢。

吉义正好得到军船送来坐骑小骥,见到有一骑敌将当先冲杀过来,后者数百敌兵举着残破的旗帜跟着冲。吉义遂骑上小骥,一招手,义军千余人蜂拥奔下山冈,跟着吉义上前迎战。

一阵混战,农明义部下被义军打得七零八落。农明义与吉义打了半晌,战马力竭扑地,被吉义的亲兵一拥而上抓起来。将军被擒,残余手下绝望投降。后面还有数百人,被义军南面的人马围攻,不多时全数溃灭。

吉义擒获农明义,亲自劝其投降。农明义严词拒绝。吉义吩咐亲兵将其暂时押到后方看管,等候处置。

义军攻克大桂山,兵临贺州。原先跟着第五能的军队被不肖的主将带得熊了,此时尽管已经休息得体力充沛,可是无心作战,把体力用来撤退,丢下贺州撤往平乐。贺州守军只剩几百老弱,不堪一战。州官逃走,士绅开城投降。

义军拿下贺州,分兵略地,所到之处百姓遮道欢迎,父老箪食壶浆,青壮竞相带路,帮助义军迅速平定贺州所辖临贺、富川等县。义军船队从贺州折回封州,人马走陆路向平乐进军,一路上又多得百姓帮助,进军十分顺利。而且沿途有桂北各地各族勇士闻风纷纷前来加入义军,使得义军声势更加壮大。

由于百姓深受当朝暴政之苦——苛捐杂税、诸多徭役、强行征兵;义军每收一地便废除苛捐杂税、免除徭役、不征兵,使百姓得以摆脱苦难安居乐业,岂能不受拥护?这样虽然财政收入少、兵源全靠自愿加入而不能迅速扩军,但能深得民心,有利长远。通过精兵简政节省开支,义军的财政也能维持下去;自愿加入的人斗志高昂,组成的队伍比强征来的精神百倍。

正所谓“地利不如人和”,义军军民和谐,桂北的千山万水都不能阻碍义军前进。

在义军凌厉攻势之下,第五家的军队又放弃平乐撤往桂林。平乐府的知府跟随军队逃窜,所辖恭城、荔浦等县,县官尽皆逃窜,没一个有心抵抗。各地士绅土豪望风归顺义军。义军兵不血刃拿下平乐府全境,继续进军,沿着漓江上溯,进入桂林府阳朔县境内。

“桂林山水甲天下”,指的主要就是漓江沿岸的风景。风景美则美矣,但是漓江沿岸的山往往是单独一座、几座或一小片的孤山,而且往往绝壁峭立,作为军事屏障就不合适了。一来孤山之间空隙众多,怎么防守?二来那些山的山形,号为“猿见愁”,连猿猴都爬不上去,人更是休想了。故此义军从平乐至桂林沿着漓江一路上溯,第五家的军队只能望风披靡一路溃退,无法组织抵抗。

在常胜戎、田沧海、韦遵三家诸侯联军会合之时,义军已经打败农明义夺取大桂山;三家联军在韦遵的领地里行军途中,义军已攻下贺州杀奔平乐;三家联军刚刚开入第五强的领地,义军已经拿下平乐,杀到桂林的属县阳朔县。第五强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派去向联军告急的使者一个接一个,都是单人快马加鞭而去,已经没工夫摆派头组使者团了。义军进军飞快,联军也算是急急如律令,加紧赶路,总算赶在义军之前到达桂林。这时义军已经拿下阳朔县,来到桂林府的倚郭县临桂县。第五强惶惶不可终日,但见联军数万人马浩浩荡荡开到,总算稍微安下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