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资金缺口(第2页)
甲板以上,共有三层。第一层约有船只长度的六成,有一半为人员居住舱室,一半用于临时住人,或存放物资的。第二层除去军官的房间以外,两侧全时设有活动舱窗的射击口,主要用于弓弩手进行射击。第三层,其实只有整船长度五分之一的一层,而在平台之上,则是架设了一台小型投石机与两台床弩。这不宽的舱屋则主要是用于船上的瞭望、操控投石机与床弩的士兵临时休息备战的地方。
这种战船依旧以风帆为动力,必要时,也可人工划桨而驱动。平时定员为三百人,必要时可增加至五百人。林逍遥也将其称为驱逐船。
还有一种基本与此船相同的中型战船,只是要少一层,甲板以上只有一层半的。而且也更短一些。让林逍遥称为护卫船的战船,正常定员一百八十人,最多时可载两百五十人。
而那些用于传信和摆渡人员及海上搜救、转补物资的小船,基本沿用之前成熟的船型。
姬曲也选用了这两种船型做为今后货栈的海上运输船。只是内部稍有不同,甲板以下的舱室并没有战船这样分割的更多,而是更为宽敞,因为货船上不可能有这么多的水手。而是需要更大的地方来放货物。所以,主要的人员都居住在甲板这一层,而上层则是更这舒适的居住舱,可为一些需要往来通行的内外客商提供住处,所以还兼具着有一定的客船功能。
当然,由于主体结构基本相同。如果水师需要的话,随时可以征用。稍加改动,并配备上所需武器,便可成为一艘战船。
也因为船型相同,使得建造更统一规划,成本也能够下降不少。
根据水师的兵力为三万人,再加上今后沿海各州郡的海巡营成立后,每营至少也需装备两艘护卫船。所以水师若满编的话,总共所需的驱逐船为二十五艘、护卫船为四十艘。当然,沿海各州郡所需的十艘护卫船,这是由地方支付。而且也当在水师船只完成之后方才建造,所以暂时不在林逍遥的考虑范围之内。
至于舰船的造价,相比民用船来说,加上所配备的装备肯定更高。不过批量大了以后,与之前的民船相差不大。二十五艘驱逐船,每艘需耗银二千二百两。需银五万五千两、四十艘护卫船,每艘造价为一千四百两,需银五万六千两。再加上所需的小型快船、沙船等辅助船只,以及船上所需配备的投石机、床弩等装备、物资。总共需耗银一十六万两。如此一来,除去前期的投入,林逍遥所带的八十万两,便仅剩下约三十万两了。
因为他承诺过,除去这八十万两,不再向朝庭要一兵一卒。那么也就是在剿灭海匪以前,水师官兵以及船厂工匠的军饷、工钱,都得从这里边开支。得等到肃清海匪以后,有了战绩,那时再让朝庭来支付水师的日常军饷维护开支,以及工部接管船厂等等,即不违背自己的承诺,也更能有说服力。让朝中一些对此事持有反对意见的官员才能无话可说。
姬曲毕竟做了这么些年的生意,对于资金这一块,还是挺会算的了。他不仅算自己的,跟着林逍遥,也在帮他算各种开支。这一算下来,还真发现林逍遥向朝庭要的八十万根本不够。应当还有十几万的缺口。
于是他在算清了现在及后续需要支出的的情况后,便对师父说:“师父,我算了算。就算咱们十个月之内能够平定海匪。那这十个月的军饷、工匠的工钱、粮草等等,我估算了下,最多也就够六七个月的。这剩下的两个多月可就是十几万两左右的开支啊!”
林逍遥也苦笑着摇了摇头道:“是啊!这海军确实烧钱啊!不仅成立时需大笔的资金,而且现在是新船,还没啥维护费用。并且现在水师还不算正式的卫军编制,所以军除去那一个师的闽中卫军以外,其余新招人员都还是按募府军的标准在发放军饷。若是以后纳入卫军编制了,再加上船只的日常维护、修补等等。这一个月没有个十万两,根本就拿不下来啊!这样算下来,一支三万人规模的水师,一年至少也需要百多万两的费用。看来我当初还是有些托大了,没想到这么费钱啊!”
于是姬曲说道:“师父,我有个打算。”
“什么打算?说来听听!”
“是这样的,近来无事呢,我也看了看一些小的船厂。其实其中有的也还算可以,所以我打算将其中的三家购买了。像官家的船厂一样,将其整合起来,成为一家中型的船厂。要求也不高,能够建造护船这样规模的船只就可以了。”
林逍遥也是一愣:“怎么?你连造船的这生意也想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