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知秋 作品

第350章 传奇海匪(第2页)

“那后来呢?他又怎地成了海匪呢?”

“了解到事情的真相以后,这家伙不敢耽搁,便立即起程返回郢都。那知走到半路上便听闻伪帝主力已在沔县惨败,我大军已直指郢都。这小子倒是有些远见,他知道大势已去,乔度这颗大树肯定倒了。于是便改名换姓,竟然返回了闽中。在闽中期间,他也知道海上贸易之事,然而他即没这么多本钱来做生意,更怕自己的身份泄露。于是便带着两名手下,拉了十几个地痞流寇,就下海做起了那没本的买卖。像他这样初入海的海匪,人少、对情况也不熟悉,自然也是不容易。大一点,或是结队的商船,他又不敢抢。只能偶尔遇上一些落单的小型商船,甚至是一些渔民都不放过。可这样也是饱一顿、饿一顿的。不过这小子还真有些头脑。”

“怎么样?”

“后来,他便盯上了在梅州境内,盘距在一处海岛上的海匪,这伙海匪有一两百人、七八条船,在当地也算是势力较大的一股海匪了。不过这股海匪的头子却是一个杀人不眨眼,却十分扣门的主。抢来的金银都只分给手下一小部份,其余的都自己藏起来。而抢来的女人也是他玩够了,才扔给下边的人。如果稍漂亮一点的,他便据为己有,强娶了八个押寨夫人也没手下的份。于是他假意前去投靠,待摸熟了情况之后,便暗中进行煽动不满情绪。并找了一个适当的时机,将那海匪头子与几名亲信给除掉。随后便将搜出的金银拿了一半出来分给手下,那些押寨夫人,也全赏给了几名支持他的小头目。于是他便顺理成章了接管了这伙海匪,成了他们的头头。”

林逍遥笑道:“这小子,倒是把监正司学的东西都用上了啊!”

“后来,他便开始一边劫掠,一边招兵买马。由于他大方,那些手下都愿意跟着他卖命。很快便成了沿海地区最大的海匪势力,之后便采取各种方法,将沿海十几股规模较大的海匪都给吞并了。这样即壮大了自己,又减少了竟争对手和威胁。之后便发生夷县之事!”

听庞明讲完这张显宗的来历和经历,林逍遥心中不由的暗叹:“这小子的发家史倒是挺传奇的,都可以拍成电视剧了。不过这小子确实有头脑,又在监正司干过,眼界与计谋都远非寻常海匪可比。此人若不除掉,定会给海上的安定造成极大的破坏。若是日后稍成气候,再与北宁勾结起来,那我大虞的东南可就再难安宁了!

林逍遥接着问道:“那现在海匪及夷州岛上的情况如何?”

“回王爷,据陈司正先前派去的人探查,目前张显宗的海匪已控制了整个夷县及周边的十数个村镇。他虽然并没有让手下进行劫掠,却在自立为王之后,巧立名目,强行征税、征丁,也是弄得当地百姓苦不堪言。目前其海匪数量已增加至六七千人。不过其中有不少都非自愿,而他在当地以征招庆国军的名目强行征来的。就在数天前,他的人还与靠近夷县的一个当地部落发生了冲突,当时他的人吃了亏。于是这家伙便派了两千人马前去震压,使得这个部落死伤了数百人。活下来的都逃往了深山里。而且听说这家伙还打算对这一些大的部落进行拉拢和分化,并挑起他们的矛盾。想借此来强大自己的势力,同时削弱这些部落的力量。目前岛上的情况基本如此。”

“那设立情报站的事情如何了?”

“陈司正派去的人有两人留了下来,我已又派了两人去与他们汇合。并让他们收集有关海匪的一切情报,及时的传回来。只是目前海匪对夷县码头管的挺严的,回来的人都是绕到离夷县较远的镇上用小船回来了。等派去的人摸清了门路之后,我准备再派两人带着信鸽前去。这样才能及时的传递信息。”

林逍遥点点头道:“嗯,你做的很好!不能操之过急,这带着信鸽,一但让海匪查出来,那可是会要了兄弟们的命的。所以稳妥一些是对的!对了!还有一事,我相信那张显宗即然是在监正司待过,那必然也会对情报收集非常重视。所以我想,当他听闻我到了闽中之后,必然会引起重视,肯定也会派人来打听情报了解我们的动向的。而这方面还是内情属更为在行一些,所以你需立即联系他们的人,让他们加强闽中的人手,并对可能是海匪探子的进行严查。但也要记住,不可动静过大,以免扰民。最好是暗查暗捕!”

“是!那我这就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