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在新郑(第2页)
郑伯胜深知,无论如何,自己也是楚王熊章的老丈人,两国之间有着深厚的亲缘关系。
因此,他非常期待楚王熊章的到来,希望借此机会化解过去的矛盾,重建友好合作的关系。毕竟,楚郑之间的关系是实实在在的,不容小觑。
很快,郑伯胜就同意了楚王访郑的要求,他对楚王熊章访问郑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对于楚王熊章的护军,郑伯胜也并没有过多地加以限制,他知道这是楚王出行的必要安排。
最终,郑伯胜准许楚王熊章可以率领两万大军进入郑国境内,可以说,郑伯胜这次的姿态放得非常低,展现出了对楚国的尊重和期盼。
楚王章十四年八月中旬,阳光明媚,秋风送爽。
楚王熊章亲自率领着两万精锐楚军踏上了郑国的土地。
楚王熊章的护军身披重甲,手持利刃,士气高昂,步伐整齐有力,显示出楚国军队的威严与实力。
让郑国的随行大军艳羡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
数日后,这支庞大的军队抵达了郑国的都城——新郑。
当楚王熊章的銮驾距离新郑还有十里时,郑伯胜早已率领着郑国公卿们在城门外等候多时。
他们身着华服,面容庄重而恭敬,准备迎接这位来自南方大国的君主。
“呜…呜…”随着悠扬的号角声响起,新郑郊外回荡着庄严的乐曲。
礼乐齐鸣,表达着郑国对楚王熊章的崇高敬意和热烈欢迎。
郑伯胜等公卿们神情肃穆,目光专注地注视着远方,期待着楚王熊章的到来。
当楚王熊章缓缓从鸾车之上走下的时候,他的目光落在了前方的郑伯胜身上。
只见郑伯胜正以标准的七牢之礼欢迎自己,这让楚王熊章感到十分满意。
在来郑国之前,楚王熊章心中一直有些担忧。
他生怕郑伯胜会像当年鲁国对待吴王夫差那样,搞出一个百牢之礼来迎接自己。
如果真是如此,熊章恐怕真要当场发飙了。毕竟,楚国作为南方大国,自然有着自己的尊严和底线。
回想起当年,吴王夫差北上攻略淮泗地区时,鲁国因为惧怕夫差的军威,竟然搞出了一个百牢之礼来侍奉夫差。
这件事之后,鲁国和吴国在背地里不知道被其他诸侯国嘲笑成什么样子。
根据《周礼·秋官·大行人》记载:“诸侯之礼,介七人,礼七牢。”也就是说,按照周礼规定,鲁国在侍奉吴王夫差时本应使用七牢之礼。
所谓的一牢,便是需要准备牛、羊、猪各一头。然而,本该最讲究周礼的鲁国却违背礼仪,使用百牢来犒劳吴王夫差。
更令人惊讶的是,吴王夫差竟然不觉得荒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地接受了这样的待遇。因此,鲁国和吴国都成为了各国的笑柄。
“郑伯有礼”,楚王熊章在见到郑伯胜的时候,拱手拜道。
“见过楚王”,郑伯胜也向熊章拜道,他的身体要弯得更多一些。
之后郑伯胜邀请楚王熊章进入了新郑城,跟着熊章入城的是一万禁卫军,其余人都在城外驻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