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转变态度
越想越纠结,顾永安离开高中河的办公室以后,有些坐立不安。他找到跟自己一系的几位领导干部,开了个闭门会,研究讨论关于坚持立场的问题。
有些人就表现出了担忧,谁都不是聋子和瞎子,京河的人民群众,现下是怎样一种精神面貌,他们看得真真切切,对比前不久9.26事件以后,群众的情绪反应,大家都心知肚明。
老百姓是发自内心拥护京河市委市政府的决议,不管是举办马拉松比赛,还是已经提上日程的体育馆项目,这些都是民心所向。
人民的支持简直太重要,这个国家说到底,始终都是人民在当家做主,他们认定并且拥护的事情,自古以来就没有办不成的。
这时,省政法委书记赵汉节发言道:“《荀子》有云,执政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现在京河民心所向,不管是马拉松项目,还是体育馆这些倾向于民生的举措,基本上都是以人民的角度为出发点,政治站位高,立意深远,最终的成功,也是必然。所以我觉得,咱们应该顺势而为,以免最终陷入被动境地。”
赵汉节的话,说出很多领导干部的心声,顾永安听在耳朵里,既没有反驳,也没有赞成,他只是陷入深深地沉思。
“永安同志,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在这种特殊时期,退一步又何妨呢,自古兵家之胜败,从来不是计较一城一池之得失,而是要谋划全局,运筹帷幄之中。”省委统战部部长刘之康如是说道。
他们两位领导说完,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顾永安思虑到最后,终于说道:“汉节同志说得没错,顺势而为,才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不能违背这种规律。包括之康同志说的,想要取得最终胜利,何须计较一城一池之得失。”
其他人立刻点头应和。
至此,顾永安彻底放下心中成见,对于京河市举办马拉松一事,不再持反对意见,但是即便如此,他并没有打算过多的支持京河市的相关工作,而是保持一种弹性的中立态度。
顾永安的弹性中立态度,主要体现在相关问题的协调帮助上面。
如果京河方面需要他的帮助,出于工作职责,他也不会拒绝,只是顾永安不会像高中河等人一样,主动积极地帮助京河市打配合,保驾护航的事,顾永安暂时不打算做。
顾永安态度转变一事,同时传到关深和朱鼎运耳朵里。
关深听闻此事,只是淡淡一笑,并没有感到意外,毕竟之前自己打算对顾永安采取的策略,就是这样,现在只不过是达到了预期效果,只要他不阻碍京河方面的工作,其他事情都好说。
朱鼎运听说后,心里再次燃起希望,他还在想着总冠名的事情。
当初跟丁本海的谈话,不是很顺利,丁本海似乎并不打算参合他的事情,朱鼎运就有点郁闷,同时他又跟关深搭不上话,思来想去,也只能往省里想办法。
省里诸多领导当中,朱鼎运能说得上话的,也只有顾永安,其他人虽然平时也有交往,但是他们职责所限,实际当中都帮不上什么忙。
比如像省委秘书长许肖风,政法委书记赵汉节等人,朱鼎运其实都打过招呼,但是他们都是顾永安一系的,只要顾永安不点头,他们就算有能力,也不敢去帮朱鼎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