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早有此意(第2页)
陈同华不同意,想留在省委再走访一些朋友。
他还惦记着晚上在省委食堂的晚饭。
关深不好意思点破,许书记也就是客气一句,肯定转身就忘了,一个省委书记那么多事情,还能记得一顿晚饭?但陈同华坚持,他也不好拒绝,只好跟在陈同华的身后,先后走访了省委秘书长孟醒利、椰城市委书记郭伟全。
每人聊了几句,眼见就到晚饭时间了。
关深陪在一旁,见陈同华和每个人都谈笑风生,似乎都非常熟识一样,心中明白陈同华对自己刚才在书记和省长面前的表现不太满意,特意从其他省委领导面前找回自信,并且还要强行留他参观学习。
学习就学习吧,关深又不是不会和省委领导打交道,更不用说他还有不少省级领导的亲戚。
晚饭时,陈同华还真的去了省委食堂吃饭。省委领导的专用席,并没有几人,他特意凑了过来,打了一份饭菜,坐了下来。
不得不说,关深很佩服陈同华的派头,他绝对有官员的风范,是天生适合当官的人。注意是当官,不是干部。他如果在省委机关工作,肯定游刃有余,但下到基层做事,就不接地气并且不知民生疾苦了。
官员的级别越高,离百姓的真实生活就越远。省级干部听取市级干部的汇报,市级干部听取县级干部的汇报,县级干部听取乡镇领导的汇报,而乡镇一级的领导,和村书记、村长一样是离百姓最近的群体。
但往往正是村支书和乡镇领导,在向县级干部汇报时,会专门挑选县领导爱听的部分,并过滤他们不爱听的部分。于是,百姓的真实情况到了县领导耳中,就会打了一半折扣。
县级往市级汇报,又打一半折扣。以此类推,到了最高决策层的眼中,基层工作早就经过了几层过滤,已经成为了没有任何杂质也不含一丝营养的纯净水。
研究历史的人会发现,历代帝王中,中兴王朝的皇帝都有过在民间的经历,可见基层工作的重要性。
关深无心吃饭,简单吃了几口就饱了。问陈同华还有事情吗,陈同华要连夜返回欢西,他就向陈同华请假一天,后天再回。
陈同华同意了。
关深转身要走时,迎面走来一人,拦住了他。
“关深,你居然来省委食堂蹭饭了,这是得有多会省钱!”马落一脸意外地笑了,“不过我也别笑话你了,我也是过去蹭饭的。”
关深呵呵一笑,和马落握手:“市长来省委食堂蹭饭,市委食堂的师傅得引咎辞职。”
市委和省委隔壁,走过去也就几分钟。关深当然知道马落不是为了一顿饭而来省委,笑问:“这么近也不回去,不会真的是因为市委食堂的饭难吃吧?”
“过来省委开个会,结束晚了,就懒得再回去了。”马落将关深拉到一边,小声说道,“我的工作可能要有调整,要当副省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