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圈子文化(第2页)
“关深说得对,普惠百姓骨子里很保守很传统,不愿意出去打工,也不愿意冒险,只要有吃的有穿的,能过得下去,就不会离开普惠。他们觉得背井离乡的人很可怜,不管在外面赚多少钱做多大的官儿,都是飘浮着,没有根儿。这也是普惠这些年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也是根本原因。”杨之斌赞许地点了点头,“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三个结论——正是因为我一直没有出过普惠,在普惠当了这么多年县长,受普惠大环境的影响,虽然上过大学,但在外面的时间过于短暂,骨子里还是没能摆脱小农经济的影响,导致自己的认知和格局,还停留在十几年前!”
杨之斌忽然老泪纵横:“刚退下来时,我曾经很恨你,关深,恨不得立马把你赶出普惠。现在我想通了,其实我有今天,有80%的原因是自己造成的。我如果格局大一些,早些离开普惠,现在不但已经是副市长甚至是市长,儿女们也不会是现在的下场。”
“不管走到哪里,我都是共产党员,都是党的干部,都是为人民服务。普惠百姓是人民,别的百姓不也是人民?我非要留在普惠,还是被人情世故束缚了头脑,被关系网、人脉资源蒙蔽了双眼……”
说到最后,杨之斌泣不成声。
关深相信杨之斌的倾情一哭,确实是痛定思痛之后的反思。也诚如杨之斌所言,普惠只是中国许多县的一个缩影。在讲究人情关系的中国社会,在一个遍布亲朋好友的小地方生活,确实可以凭借关系网得到许多便利。但不要忘了,关系网的建立就是被用来打破的。总有一天,当别人的关系网超过你的关系网的时候,别人的资源就会凌驾于你之上。
关系网架构而成了人情网,会让许多事情游走在中间地带,不讲规矩不够光明正大,就会形成圈子文化。而一旦形成圈子,为了维护圈子的利益,必然要排斥外来的势力。如此一来,外来的人才和资金就会被拒之门外,圈子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然要有内循环。
内循环久了,就是内卷。
任何一个发展势头良好的地区,都是由于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带来了人才、资金和新的理念,才刺激了经济。如果一个地区,不再吸引外来人才和资金,只凭自身的造血功能来运转,不出十几年就会枯萎。
关深牢牢记住了杨之斌的一番话,并对杨之斌表示了由衷地感谢:“谢谢县长的教诲,您的话都是宝贵的财富,是经验之谈,可以在我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起到警醒的作用。”
杨之斌又笑了:“呵呵,你果然没有让我失望,一点就透。希望你能走得更长远,可以不断地开拓眼界,做出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