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鲸蹈海 作品

第四百六十二章 给鬼子送温暖!(第2页)

  在混凝土诞生后,一个永久性的军事就成为了苦战的代名词。

  如果是进攻要塞,对眼下的新一团来说自然是很困难,但眼下这单独的钢筋混凝土加厚鬼子炮楼么…

  “报告营长,刚刚被咱们击溃的那伙鬼子,逃进了这座炮楼里。”

  侦察排长胸前挂着冲锋枪跑过来向张大彪汇报情况。

  “正好一锅端掉!”

  张大彪嘴角露出一抹杀伐之气。

  而后,张大彪跟姚尚文再次碰头,商定好重炮营用重炮轰击鬼子的炮楼。

  能轰塌鬼子的炮楼正好,要是轰不塌鬼子的炮楼,一营的步兵掩护喷火兵,摸近鬼子炮楼用喷火器给鬼子送温暖。

  “把炮架起来!”

  距离鬼子炮楼大约800米,由于鬼子的炮楼位置的地势较高,所以能够用150毫米重炮瞄准鬼子的炮楼直射。

  在一处平地,汽车兵驾驶着卡车调了个头,使得炮口指向鬼子炮楼的方向。

  十多名炮兵们纷纷从卡车上跳下来开始干活,架炮的架炮,扛炮弹的扛炮弹,炮兵班长把炮队镜架起来,开始测距。

  150毫米榴弹炮迅速被架好,一套动作包括挖掘驻锄坑在内,累计花费时间不到五分钟。

  由于有一营和机关炮营的保护,且侦察兵在几公里内没发现鬼子炮兵阵地,所以不用构筑防炮阵地。

  一位炮手蹲立在炮架后,将眼睛贴近光学瞄准镜,引导着炮管指向。

  卡卡卡…摇架被快速的旋转,炮管的仰角缓缓上升,直指鬼子的炮楼。

  ……

  此时正值午后,烈日当头。

  鬼子不是瞎子,也自然看见了八路军的重炮,一门150毫米榴弹炮摆在那里,格外醒目。

  “纳尼,这是什么炮?”

  炮楼里的鬼子小队长在二楼,透过射击孔的视野,看到了八路军的大炮,大吃一惊。

  几分钟前,负责监督修建炮楼的鬼子逃回来,说是八路军来进攻了,还携带有重炮。

  一开始,鬼子小队长并不慌张,以为是八路携带105毫米榴弹炮。

  毕竟在中国战场,无论是中日双方,105毫米榴弹炮就能称得上是重炮了。

  但仔细用望远镜一看,这压根就不像是105毫米榴弹炮,口径比105毫米大一截。

  “这门大炮的口径…得有150毫米!”

  判断出八路军大炮的口径,鬼子小队长的脸色都变了,声音带着颤抖,冷汗顺着嵴背流进了股沟。

  在上一批碉堡和炮楼被新一团给端掉之后,新修的鬼子炮楼不仅防御大大增强,还扩宽了壕沟,增加了铁丝网,甚至还修了吊桥。

  但鬼子万万没有想到,八路军还有150毫米口径的重炮!

  “这怎么可能?”

  鬼子小队长怀疑自己的眼睛看错了,揉了揉眼睛仔细观察片刻,最终确定八路大炮的口径不小于150毫米。

  听到自家小队长的话,鬼子们脸色都变了,眼神中透着一抹惊恐神色。

  当下鬼子小队长转身将守在电话旁边的一名鬼子士兵推开,然后一把抓起电话筒,在用力转动手柄。

  必须立即将八路拥有150毫米重炮的情报报告给联队长!

  鬼子士兵哭着脸说:“小队长,我已经打过了,电话打不通,电话线多半已经被切断了。”

  “八嘎!”鬼子小队长愤怒的咒骂一声,将话筒重重的摔在地上。

  “小队长,现在怎么办,我们还继续守吗?”一名鬼子军曹问道。

  “必须坚守!”鬼子小队长目光狠厉,“我们的炮楼厚度2.5米,八路的重炮未必能够摧毁,敢来进攻,我们势必要让八路头破血流,损失惨重!”

  武士道和军国主义的洗礼,已经让这些基层的鬼子军官极其狂热,悍不畏死。

  这话一出,一众鬼子的眼神从些许惊慌,顿时变为了狠厉之色。

  “准备战斗!”

  鬼子小队长一声厉喝,包括刚刚溃逃来的鬼子们立即进入了战斗位置。

  ……

  与此同时,新一团150毫米重炮阵地。

  “报告,瞄准完毕!”

  一名炮手大喊。

  “装填炮弹!”

  “一发装填,装填完毕!”

  “放!”

  炮兵班长将手里的令旗放下,负责拉弦的炮兵勐然拉动手里的火绳。

  “轰!”

  炮弹出膛时炮口闪着一道霎是好看的耀眼白光,发出闷雷般的巨响,在150毫米榴弹炮的周围顿时卷起一道灰尘。

  一枚高爆穿甲炮弹在空中划过独特的低弹道,向着鬼子炮楼飞去。

  ……

  (双倍月票最后一天了,跪求月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