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文景二帝是守成之君(第2页)
“你没有办法么?”
陆鸣不知道说什么好,刘小猪不是拿他当心腹大臣,简直是在拿他当许愿机用,可惜臣做不到啊。
“陛下,粉条的特性如此,我也没办法。”
好吧,刘彻有点遗憾,万千将士出征时一起嗦粉的场景是无法实现了。
“桑弘羊昨天来报,关中地区今年又是个好年景,三种新粮食的产量都很高,占城稻也要开始推广了。”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家底方面,刘彻有种要回到即位之初时的样子,粮食多到吃不完,串钱的绳子都要腐烂了。
“现在的大汉,比之文景二帝时期如何?”
刘彻很骄傲,他的大汉比文景二帝时期都要强大,富庶方面甚至也比那时候要强,但是他想听陆鸣说说。
或者说,他想听的是,后世对于文景之治一些比较权威的看法。
“论功绩,陛下远胜文景二帝,即便没有我的到来也是如此。名传千古的文景之治,在历代文人眼中是盛世,可终究没什么可称赞的,二帝皆为守成之君,陛下才是雄才大略。
即便是最为人称道的轻徭薄赋,获利最大的也是地主阶级。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就是从文景二帝时期开始的。”
刘彻有点不好意思,“这个评价权威么?”
陆鸣点头,权威,必须权威,这是他和很多人心目中,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所做的评价,怎么会不权威。
“等所有高产粮食推广完成,再完成摊丁入亩,朕会毫不谦虚的收下这个评价。”
陆鸣没说话,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皇帝同时完成过这么多事情,谁要是能完成,千古一帝还会有争议么?
“陛下,辽东郡传来奏报。”大殿外忽然响起通传声。
“送进来吧。”
陆鸣见状打算告退,却被刘彻留了下来。
看完奏报后,刘彻递给陆鸣,“看看吧,有人要搞事了。”
卫满朝鲜?
历史上他们就搞事情,现在怎么还搞事情,以为大汉的火炮轰不到他们么?
辽东郡太守在奏报中汇报,卫满朝鲜新老国君去世,新上任的国王名为右渠,他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前来长安觐见天子。
最重要的是,有人向辽东郡太守检举,右渠不仅自己不觐见天子,还阻拦周边一些小国的国君去长安觐见天子。
“朝鲜王想做什么,不甘心继续做大汉的外臣了么?”
刘彻很不爽,乌孙人刚走,朝鲜人又来作妖,以为大汉的脾气很好么?
“陛下,我觉得有些奇怪。”
“哪里奇怪?”
“正常来说,卫满朝鲜和三韩之地不同,他们距离辽东郡比较近,还和匈奴的乌桓部临近,消息不会太闭塞。
不至于像目支部的人一样,以为大汉还在像以前一样和亲。”
卫满朝鲜应该知道,伊稚斜已经被赶去漠北,应该知道大汉的实力已经比匈奴更强,不知道的可能性很低。
不知道才是不正常的,事出反常必有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