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老狗 作品

326.苦难不值得歌颂(1/3)

  一夜无话。

  拿着《金陵十三钗》看了半晚上的许鑫第二天睡醒,不到7点,见到张娇的第一句话就是:夶风小说

  “回去的时候,记得去书店一趟,买本《金陵十三钗》给我。”

  张娇下意识的点头,把这个待办事项记到自己的手机记事本里。

  《金陵十三钗》这剧本怎么说呢。

  还可以。

  切入的角度挺有意思的。

  它讲述的这个故事角度,是一群“商女不知亡国恨”的秦淮歌女,在那个悲惨的日子里所发生的事情。

  读起来观感相当棒。不是说故事。

  故事里发生的事情,是这个民族最不能忘记,但同时也是最不愿回忆的那一抹痛楚。

  他指的是整个的故事结构。

  切入角度相当相当的奇特。

  而且,看到这个剧本后,许鑫就知道,这是一部很典型的属于张导的电影。

  甚至他都可以预见,真要拍摄起来,它的一些场面绝对很弘大,并且绝对特别美。

  让人只要看一眼就知道,这是张导拍出来的东西。

  真的挺棒的。

  正琢磨着,他就这么站在一边抽烟。直到有人和他打招呼:

  “许鑫,早。”

  扭头一看,他笑着点点头:“沫姐,早。”

  张沫走了过来,问道:“怎么起的这么早?”

  “习惯了。跟着大家一起出发嘛。”许鑫笑着回了一句,又问道:

  “张导呢?”

  “在上面,马上就下来了。”

  张沫就说话的功夫,许鑫已经看到了穿着个户外防风服走出来的张一谋。

  后面还跟着几个工作人员。

  而张一谋见到了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剧本看完了没?”

  许鑫点点头:“看完了。”

  “什么感觉?”

  “杨蜜演不了。”

  张一谋有些无语。

  “大清早的就这么想媳妇?”

  “嘿嘿~天天都想。”

  许鑫憨笑了一声:

  “但我也没说假话呀,这片......她演不成。因为......我设想了好几种妆容,包括从《风声》现在的打扮里延续出来的几种盘头之类的造型,我想了想,那种......秦淮美人的骨感与媚感,她不是那种大骨架的女人,演不出来。”

  张一谋更无语了。

  “要是能演呢?干嘛?直接这角色就定下了?”

  “不不不,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嘛。走个过场,意思意思。”

  看着老头那愈发无语的表情,许鑫乐的也挺开心的。

  但确确实实,杨蜜演不了赵玉墨这个角色。

  这和演技没关系,纯粹是外形问题。但聊天嘛。

  何必一本正经呢。

  尤其是在大清早的前提下。

  这次,许鑫没开车,而是坐着张一谋的商务车走的。

  今天是王小年最后一次“试戏”..

  说起来也是够糟心的,这都开拍快一个月了,但女主角竟然还要试戏。

  可是没有办法。

  《三枪》如今已经成这德行了。

  外人不清楚这些东西,但许鑫已经摸清楚了。

  这故事....

  谁也帮不上忙,谁也掺和不上。

  只要通过这部电影,能让张维平明白分寸,顾及友谊,那就算成功了。而在这基础上,演员什么的......

  嗨。

  缝缝补补就那一回事吧。

  别说其他人了,连许鑫自己都不操心今天这些演员到底怎么演,或者张导怎么拍了。

  而《暴裂无声》的剧本张娇也打了出来,不过许鑫没拿出来。

  今天还要工作呢,晚上在说呗。

  一路行驶在人烟稀少的张肃公路,到达了拍摄地后,果不其然,刘国栋已经提前到了。

  对于张末,许鑫也没真的用副导演的职责去要求对方。

  张沫的起步足够高,在加上他也看得出来,张导特别宝贝这个闺女。

  别说其他人了,许鑫扪心自问,要是自己有姑娘,他也未见的会让她遭这种罪。

  放别人那摔打,他可以当不知道。

  但跟自己身边的时候,也是真舍不得。

  不过,看着下车后,第一反应是跟在张一谋身边的张沫,他还是提醒了一句:

  “沫姐,这时候.......跟着刘哥会比较好。他是在安排和检查今天的工作,您跟着搭把手会比较合适。”

  听到这话,张沫这才反应过来。

  赶紧点点头跟着刘国栋往麻子面馆里面走去。

  而张一谋也不吭声。

  只是站在空地上,看着那朝霞映照,一片金山红秀的广袤大地上,凝视着远方那片绝美的景色。

  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等到了大概快8点,演员们也陆陆续续的来齐了,便开始化妆。

  《三枪》的服装设计都比较清凉,在加上这边的夏天日头比较长,所以开工时间没那么严苛的要求。

  毕竟早上确实是有点冷。

  而包括沈小阳在内,演员们和张一谋打完招呼后,也和许鑫打了个招呼。

  但他也只是礼貌应了一声后,也没和这些人有特别深的结交寒暄之意。

  哪怕不是他的剧组,但他依旧不会和演员产生多么亲近的关系。

  是习惯,也是导演权威性所产生的本能。不过,等趙本山来了之后,许鑫想了想,对张一谋说道:

  “我找本山老师去。”

  张一谋回过神来看了他一眼,眉头微皱:“别冲动。”

  “哪能啊。”许鑫摇了摇头:

  “就是拉拉关系,套套近乎。王小华要是真不行,那到时候在说呗。”

  “嗯,好。”

  要说满剧组里张一谋对谁办事最放心。许鑫肯定是没跑了。

  听他这么说,就知道小许自己有分寸,也便不多说了。

  而许鑫则掏出了烟,直接往带着鸭舌帽的趙本山那走。

  趙本山在这部戏里只是客串一个角色,但还没拍完。毕竟那场戏也有王小华的戏,所以暂时走不了。

  也没法走。

  毕竟徒弟都是他带出来的。

  “本山老师,早。”

  许鑫笑着打了个招呼,接着恭敬的递上了烟。

  趙本山笑呵呵的点点头:

  “嗯......别别别,你试试这个。”

  看到许鑫递过来的中华,趙本山推了回去,接着从兜里摸出来了一包......在国内虽然偶尔也能瞧见,但抽的人却不多的骆驼。

  并且,那烟一拿出来,烟纸还不是白色的,而是棕色的。

  “骆驼?”

  许鑫收起了自己的烟,双手接过来了一支后,又拿出火机给趙本山点燃后,自己才跟着点了一口。

  一口下去,忽然就咳嗽了起来。

  “咳咳咳....“

  “呵呵呵呵~”

  看着他那有些狼狈的模样,趙本山也不惊讶,反倒有着几分恶作剧的笑意:

  “怎么样?”

  “嘶~~”许鑫有些惊讶:

  “劲这么冲?......不过这烟好香啊。”

  感受着嘴里这种类似巧克力,又类似某种干果一般的味道,他说道。

  “这玩意才提神呢。

  抽一根,顶国内这种烟三根。”

  “.....那您平时也不能多抽吧?太冲了。”

  “习惯了。”

  趙本山摇了摇头,打量了许鑫一眼,说道:

  “小许你今年多大岁数?”

  “23。”

  “哪儿人?陕西人?”

  “对,神木,挨着内蒙。”

  “见过旱烟没?”

  “.....您说烟袋锅子那种?”

  “对,也不对。”

  夹着烟,手抱着怀,看着眼前忙碌的剧组,趙本山说道:

  “你岁数小,不清楚这些也正常。在你们那都是家里老人拿着个烟袋锅子来抽。这东西统称叫旱烟......”

  “对,我爷爷那辈人最喜欢。”趙本山点点头:

  “你们这叫抽一锅,是吧?”

  “对。”

  “我们那叫泡儿。抽一泡~其实就是以前鸦片留下来的黑话。”

  叼着这香气扑鼻的香烟,趙本山似乎被这话题勾起了兴趣,就这么跟许鑫在聊:

  “实际上在东北,抽这玩意的讲究可多了。旱烟也分多少种,像什么青蛤蟆,老干山,柳树叶子......叫法多,抽法也多。我抽这烟就纯粹是习惯......搁家我还自己晒烟叶来卷

  说着,他比划了一个尺寸:

  “这么长的烟叶,你一片一片的铺展开,拿个喷壶往上喷葡萄酒。喷一遍葡萄酒,晒干,然后再喷一遍薄荷水儿。再晒干,再喷,有的还有喷一些什么助消化的中药啦,还有喜欢撒干花的......最后都揉碎了收拾好,装到个盒子里。

  我们那边用烟袋锅子的人不多,大家都是拿罗汉纸去卷......抽那东西讲究可多了。

  得有一壶茶,还得根据你今天选的烟叶子是什么味道,找能搭配的零嘴儿......一口下去,满屋子都是香味,讲究多了。”

  他形容的绘声绘色,而许鑫看着自己这棕色的烟纸尽头那灰白的烟灰,说道:

  “所以您抽不惯现在外面卖的烟?”

  “对,始终抽不惯。出门呢,我就拿着玩意顶。但回家了,或者回休息的地方,得空就自己卷。那才叫抽烟,劲儿大,提神。别管这一天多累,一泡儿下去,啥都没了。再来半斤酒,炖盆酸菜......尤其是冬天,往热炕头里一拱,一觉到天亮,老舒坦了。”

  得承认。要么是小品之王呢。

  哪怕只是闲聊天,可许鑫通过对方那能力极强的描述,脑子里就被这种绘声绘色之下的生活气息所占满了。

  一个劲的点头;

  “听着就好......真好!”

  “哈哈哈~”

  感受着这个年轻人真心实意的赞美,趙本山笑的还挺开心:

  “什么时候去东北,来找我,上家里住。我带你好好感受一下东北的风土人情。”

  “白山黑水啊......”许鑫面露向往之意:

  “那到时候可得多住两天。”

  “哈哈,那可不,住的时间短,那说明在我那住的不舒服。不就挑我理呢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