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借乌恒征高句丽(第2页)

  “诺!”

  荀彧不问缘由,先领命再说。

  秦羽其实也是以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

  防患于未然,总比到后来后悔再治理的好。

  如今冀州开辟了多少砖窑水泥厂?

  又毁坏了多少山林。

  虽然和后世相比还差很多,但秦羽已经有所察觉了。

  继续下去,大汉非得和后世一样乌烟瘴气不可。

  当然,秦羽也不是说要遏制发展。

  而是,可以将工厂等放在别的地方。

  比如,海外那个不适合住人的岛屿。

  那就让上面的人都成为矿工吧。

  比如,远在地球另一面的无人区域,那里也当做加工厂比较好。

  反正海运的成本很低。

  “主公,臣也觉得,今日冀州百姓开辟荒田,矿场,以及砖窑。

  空气已经没有往日那般清新了。”

  “哦?你感觉出来了?”

  秦羽诧异,荀彧还有这本领?

  说实在的,冀州这工业水平,完全不足以影响生态环境。

  真当大自然的恢复能力是吃素的啊?

  “咳咳,臣,臣考察砖窑时,察觉了一些。”

  荀彧略显尴尬,秦羽黑着脸道:“你咋不钻进砖窑里面说空气不清新呢?”

  荀彧不敢搭话,秦羽也没有多计较。

  “砖窑这东西少了无所谓,多了的确会对空气造成影响。

  所以,吾准备打下一处海外之地,专门用来生产红砖等物资。”

  秦羽展开一幅地图。

  正是世界地图。

  荀彧凑上前来,他每一次看到这世界地图,都叹为观止。

  大汉,竟然只是偏居一隅。

  而海外,竟然还有类似大汉这样的陆地。

  “主公想要什么时候动手?”

  荀彧其实也很期待,甚至,他都想要去看一看海外的风光。

  “辽东那边如何了?”

  秦羽没有回答荀彧的问题,而是询问辽东一事。

  询问略作思索,便回答道:“辽东太守对主公您并无敌意。

  只是。他希望臣服之后,依旧能够治理辽东。”

  “准了,辽东那边苦寒,冀州这边多运输一些羊毛纸品送过去。

  此外,那边的路开的如何了?

  半岛码头建设的如何了?”

  这些,都是秦羽在去年就已经立下的项目。

  “道路方面,今年年底之前能够完工。

  至于辽东半岛码头,如今已经建成。

  只不过,高句丽那边有些不太老实。”

  “让程昱领乌恒骑兵去打下来。

  这一块地区,也要建设成码头,水泥路给我铺到这里。”

  秦羽画了一圈地,乃是后世的朝鲜半岛。

  此地非高句丽的领地,而是一方小国。

  “让程昱一并平了。

  表现好的给予他们融入汉族的机会。

  表现不好,就地当做苦力。

  再有不服,杀!”

  秦羽对那些人也没有什么好感。

  整天全世界都是他们的,殊不知他们的老祖宗都是大汉人。

  “如果公孙康那边配合的话,高句丽和百济岛(朝鲜半岛)今年年底应该能够打下来。

  而且,用乌恒人打,可以减少黑风军的损失。”

  荀彧的心也逐渐黑了下来。

  秦羽满意的点头:“告诉乌恒士兵,打下高句丽和百济岛,他们可以入汉籍。

  前提是,迁入大汉内部定居。”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