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场疾风步 作品

程澈视角(8)(第2页)

“不了。”我打断她,语气不急不缓,“我晚上有安排。”

其实没有什么安排。

我只是……不想去。也不想解释。

她们识趣地离开了。我站在原地,手机在掌心里震了一下。

是阿渲给我发的消息,是一则新闻,『程澈被评为年度最佳运动员,点击观看冬奥训练幕后花絮。』

我点开他的语音,他的声音还是像以前一样,吵吵闹闹,语气中的骄傲和喜悦却很明显,“哥!!你好强啊!!第一次参加冬奥会就拿到金牌!连爸爸都夸你了。哥你什么时候回杭州啊?爷爷奶奶喊我们一起回奶奶家吃饭,爸妈也说要给你庆祝,还有啊哥,我有好多同学都是你的粉丝,能不能给我几张签名照?”

【好的,我明天就回来。】我立刻回复,我想,我的确该回杭州了,不为别的,至少应该把,拿到了冬奥冠军的消息告诉妈妈…也许我也该问问她,我和颂颂,真的还会有未来吗。

阿渲还是秒回我,【太好啦!那我和妈一起来机场接你!你几点的飞机?】

我点开航空公司app,买好机票,把机票截图发给阿渲,【8:30,你和妈妈不用来接我,我想先去看看我妈。】

阿渲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回复我,【好的哥,那我和妈妈在家等你】。

退出聊天,看着置顶的联系人,她还是没有发来消息。

我划回主屏,点开锁屏。那张照片又浮现在眼前。

福冈的那晚,她穿着浴衣,头发挽在左侧,鬓边戴着帕帕拉恰制成的樱花发卡,珍珠流苏落在耳畔。那是我偷拍的。她当时正抬头,看着被楼房遮住了1/3的烟花,却笑得像盛开的夜樱,眼角那颗小小的泪痣在烟花下微微发亮。

我一直没换过这张背景。也没打算换。

“师兄。”

肩膀忽然被拍了一下,是宋子朗和王书宁,脸上掩不住春风得意。

“咋回事啊?我们叫你好多声你都没理。”宋子朗嘿嘿笑着,“微博都快被你刷爆了。第一个拿到坡面障碍技巧金牌的亚洲运动员,滑雪天才,高富帅,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建筑系学霸…..比小说男主还神奇的配置……我什么时候才能像你一样…”

我没说话。

王书宁盯着我几秒,笑了笑:“iseylia姐姐来北京了吗?”

我指尖一紧。

袖口被我不动声色地整理了下,语气低得近乎冷淡:“她不来。”

我没有解释更多。他们也没再问。

她当然不会来。曾经我以为,我失去了参加表彰会的资格,自然不会告诉她。而就算我说了,她也不会答应。她会抱怨着说,“我不要去北京人好多空气好差我不要去你自己去”……

但我能站在这个最高领奖台,是因为她。四年前,两年前从eth毕业后,我陷入过短暂挣扎。

家人反对我继续滑雪——我父亲几乎是强迫我读研或接管公司,告诉我国家队那么多人,没人会把我一个连训练都不参加的运动员放心上,我更不可能拿到冬奥冠军,亚洲人不可能拿到自由式滑雪金牌。

而爷爷奶奶没有那么刻薄,但还是一直劝我读研,让我不要浪费自己的天赋。天赋…我想,我哪有什么天赋,不过是逼着自己去完成这些事情。真正有天赋的人…她躺在大慈山的墓地里,而我去eth,也只是为了完成她曾经的梦想。

那个时候,只有iseylia站在我这边。

“tun sie einfach, was sie tun wollen.”

“去做你真正想做的事。”

她说她相信我。她说我可以站上冬奥最高领奖台。她不是在鼓励,她是真的相信。

那一瞬我信了她,也信了我自己。

而现在,我真的做到了。

我站在这千万镁光灯的中央,却早已明白,那个说你可以的人,不会为我鼓掌,不会为我骄傲,也不会再出现在我生命的任何表彰场合里。

表彰大会开始的那一刻,我看着大荧幕上播放的回顾短片,耳边是司仪热烈澎湃的解说,身边是无数观众和媒体记者,我却只听得见自己心里那一句声音:“roche, thank you.”

她的最后一句话,像一道切口,干净利落,毫无挽留。

她永远站在我无法触及的远方,礼貌、冷静、疏离地与我道别。

所以…不想再等了。我想,在未来的时刻,我还会拿到冬奥金牌。

而她,她的理论会成为天体物理学界的里程碑,iseylia wen这个名字会和爱因斯坦、钱德拉塞卡、施瓦西这些物理界最杰出的科学家放在一起,她甚至…会成为第一个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亚裔女科学家。

不知道那个时候,她是否还会想起我,哪怕只是短暂的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