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君子 作品

第883章 笼络人心(第2页)

  “各位先生,不知有何良策?”

  一众幕僚听完杨乾明的叙述,他们的脸色逐渐凝重。

  他们果然没猜错,果真是与夺嫡之事有关。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此番居然不单单涉及科举,就连武举都有关系。

  “科举招贤纳士之事,臣等还能为殿下出力,只是不料此番竟然还要涉及武举。”

  “武举一事,就恕臣无能为力了。”

  此话一出,瞬间引得其他幕僚共鸣。

  “殿下,臣惭愧,无法在武举招贤纳士一事上给予殿下帮助。”

  此刻,一位追随楚王杨乾明多年的幕僚目光深邃的望着杨乾明发问道。

  “殿下,老臣也算钻研我大周夺嫡之事多年。”

  “自代宗皇帝培养东宫之主起,虽然各位皇帝陛下挑选太子的方式都有不同。”

  “可大致来说,都只考量各位皇子拉拢科举之才的能力。”

  “怎么此番陛下都开始要各位殿下比拼拉拢武举人才的本事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稍稍一顿,接着躬身道。

  “殿下,臣斗胆相问,陛下此举是否另有深意?”

  “若真有深意,那臣等即便是与那些武夫不熟,也会在此事上多费些功夫。”

  “只是如此一来,臣担心届时两头不能相顾。”

  “反受其害矣。”

  文人傲骨,拉拢这种科举之才,是需要耗费时间精力的。

  而在武举一道,他们更是需要摸石过河。

  这位幕僚的话语说出口后,房间内的其他人也都将目光转移到杨乾明身上。

  若是陛下真要在武举方面下功夫。

  那其中蕴含的意义就不一样了。

  毕竟一个安稳的国度一旦开始重用武将,那便是开战的信号。

  如此一来,他们就要早点开始部署了,免得落人之后。

  杨乾明一瞧自己这番话居然引起这么大的反应,他暂时还未领悟自己这些幕僚的担心,便自顾自的为他们解释起来。

  “各位先生多虑了。”

  “之所以有招纳武举之才一事,还是因为今日在御书房中,晨弟口不择言被父皇训斥。”

  “晨弟恐在父皇面前失了体统,在情急之下生出急智。”

  “随后父皇为照顾晨弟的面子,才有此事。”

  随后杨乾明便将杨乾晨在仁治皇帝面前生有急智的事情说给自己面前的诸多幕僚听。

  这些幕僚听完杨乾明的叙述,他们的脸色都变得凝重。

  “嗯?殿下,您觉得宁王殿下只是有此急智,还是宁王殿下此前一直都在藏拙呢?”

  “若宁王殿下此前皆在藏拙,那今日之事,倒是不奇怪。”

  “从殿下表述看来,陛下似乎稍有偏袒宁王殿下之意?”

  “宁王殿下能有如此言论,不得不防啊。”

  原本对宁王毫无防备的杨乾明听到自己众多幕僚的担忧,他的眉眼间也显露出一丝凝重之色。

  粗枝大叶的晨弟真是那般隐忍藏拙之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