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学院之雄兵连 作品

第690章 黑狐王身材不错

 

根据他的认知与了解,当苦行僧真的太累了,如果想要当一个合格的苦行僧的话,光是从心态方面就很难做到,行为方面难度同样不小。

苏晨自认为自己不行,还是道士好,一个闲散的道士随便都行,反正没有任何规矩束缚或者是什么条件。

说是道士,他觉得自己更像是个游侠,只是从佛道两家学了几本残缺的经书。

体内诞生出了一股神秘力量,释放出行能造成惊人的破坏。

苏晨怀疑自己来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世界,修行佛道经书,还真能修行出真东西。

或许是来到古代,没有其他东西扰乱了自己的原故,他对一些书籍产生了浓郁的兴趣,天天就是研究,又或者是去拜访一些高门大户看看书。

他们都把自己当成了什么修行高人。

他本来是想说自己是修行了,佛道两家合而为一,可一想到佛家似乎只有什么苦行僧,说自己跟脚的话,他还真不想报。

干脆说自己是道士。

跟这个世界的人不一样,他没有那么多门户之见,什么东西有用,他就学什么。道家,佛家一些知识,道理,他都觉得挺有意思的。

还有一些儒家著作,想要借助这东西学成一些不同寻常的力量,就像是自己曾经看过的一本儒道玄幻。

可惜失败了。

知识这个东西,他觉得无高低。

有用的知识,或者说是对世人有益的东西,都是好东西。

只是学习的知识的人就不一定。

就比如考取功名,那些文人很多事能轻而易举的影响整个国家,或是好的影响或是坏的影响,但根据他记忆中的已知,坏的影响往往大于好的影响

可为什么没有选择道士和尚,那自然是文人相较于宗教一类的,稍微好一点。

文人有助于维持稳定,宗教很容易走向极端,尤其是一些宗教人士,他们会借助宗教的力量给自己打造成神。

“想改变一个人都很难,何况是改变天下所有人的想法。宗教里的在某方面还真的容易改变很多人的思想认知。”

苏晨轻笑道:“如果我依靠我自己的力量,认知来造就一个不平凡的势力席卷全国的话,或许我亦可留名历史。”

仅仅是想了想,没有去做那种事,不是什么好事,何况这个世道还没有那么乱,只是自己不懂自己是在什么样的时代。

苏晨发现自己对一些东西看的比较明白,往往能透过现象看到一些本质的东西,能在这个时代掀起一阵风浪。

“不对,我的想法确实很可怕,或许真的能做到什么,可是自身没有力量的话,终究是让我没有安全感,我的道路不是那样的路。”

他一挥手,狂风大作。

调动体内力量,神秘力量从体内涌出,覆盖全身顿时光芒大作。

这才是自己所追求的东西,他要渡自身,将修行一步步修行到自己能达到的极限。

随着修行的加深,苏晨越发好奇这些佛道儒,各种经书,各种道理,第一个想到的人又是怎么想到的?

或许古代时有一些互相借鉴之类的,可是总会有一个源头,那个源头也就是第一个提出类似的道理,想出类似的东西的人,他们是怎么想出来的?这些道理,并且归纳总结出来的?

苏晨心中越发佩服起那些存在,当真是了不起。

尤其是在这个世界,或许那些存在不是飞升成仙,就是去天庭,亦或者是成佛。

他目前是怀疑。

创造这些东西的人,怕是也没有想到学习他们东西的人有许多走上了歧路,或者是没有坚持初心。

苏晨第一次知道宗教这东西是佛教的少林寺,那个时候他还不知道其他的宗教。

对少林寺很有好感,来源于电视剧。

后来了解到了一些和尚之类的东西,好感顿时消失。

后来又了解了一些东西,发现怎么说呢,需要把佛跟和尚划清界限,看看那些佛道的经典其实挺好的,再了解一些东西之后,发现这些学习的存在怎么会那么垃圾。

人有时会因为一些群体影响,对整个东西的偏见。

就像是文人,文天祥一类的文人很值得敬仰,流传千古。

那往往是极少数的个例,才因此让人那么深刻,真的深入了解文人之后,会发现会打破滤镜。

这地方就不得不说,知行合一的伟大之处。

不知道第一个提出总结归纳出来的王阳明是怎么想到的。

苏晨严重怀疑开挂了。

后来他想清楚了这一切之后,对自己曾经对少林寺的好感又回来了。

对滴,他喜欢的是电视剧上那个少林寺,那些和尚,完全可以划出界限。

能流传千古的各种道理无高低,继承道理的人不一样。

他们做不到知行合一,没有真正继承,又打着那种旗号,自然是垃圾,自然是要被鄙视。

实话实说,苏晨他认为自己做不到成为一个真正的苦行僧,干脆就选择一个束缚不大的道士身份,有助于自己修行。

因为在他的记忆中心性上的修行,往往会结合心灵与行为,还有一些内心确立的目标,或许这些东西会有助于他修行,能做到的他自然不会因此不当成一回事。

就这样,一路游行,一路修行,走遍大江南北,花了几年时间,他最后选择的目的地是少林寺。

抵达中原的少林寺之后,他以一个云游天下的道人身份拜访少林寺。

受到了少林寺方丈的接待。

见到这个方向的第一眼,莫名有点眼熟,苏晨感到很意外,跟方丈交流之后,发现方丈给自己的感官很好,早知道他可以选择来这个少林寺看看。

不过现在他已经成为了一名不受束缚,独自修行的道士,自然不会改变。

在他眼中,这名方丈才是他心中真正继承了这种道理的传承者。

虽然他可能做不到这些东西,但他会对这种这一类类型的存在感到敬佩。

就比如一些民族大义下山抵抗侵略者的道士。

还有真正继承佛的和尚与陆秀夫等一系列有风骨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