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方相的问心路与野望,楚无疆变废为
第705章方相的问心路与野望,楚无疆变废为宝,命运虚无的力量隐瞒是没有意义的。
现在的楚无疆,已不是方相能看透,能理解的。
楚无疆愿意释放善意,方相立刻表示愿意接受和感激。
真不愧是帝国宰相。
楚无疆点头道:
“方相莫急,这件事需从长计议。”
“那元始天魔非同小可,本王先观望一番人皇城与圣皇大阵的情况,再做打算。”
楚无疆要借助方相的契约,抓住元始天魔。
可元始天魔不是傻瓜,要么祂没来,要么祂来了,暗藏杀招。
圣皇大阵格外重要,即使楚无疆在前线赢了一百次,只要圣皇大阵输了这一次,就是重大失败。
方相当即道:
“这是自然,王爷请!”
“老夫早就想让王爷来大阵走一趟,以便将来继承人皇权柄。”
方相这一次说得格外露骨。
既然他们举办了会议,选举楚无疆来担任天子,那就不要扭扭捏捏。
楚无疆露出一抹笑容:
“还请方相带路。”
“王爷请!”
两人大笑,走出圣皇大阵的核心,飞向天空。
……
圣皇大阵,人皇城
人皇城的气度丝毫不亚于天京,它在帝玺之乱结束后,就没有再遭受过大的战争创伤。
人族的势力达成一致意见。
哪怕天京,龙都打烂了,以人族的能力很快就能重建。
但是皇州打烂了,整个人族都要唱一曲凉凉。
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州成为不征之州,不管皇权如何更替,始终很少发生袭击皇州之事。
皇州基本不设军队,由朝廷派兵保护,一旦王朝更替,就会顺应天命投降。
后来古天子担心人皇的信仰会折损皇室威严,便开始迁都他处,于是就有了龙州,天州等地。
比起天下百州来说,皇州经历的战乱,饥馑,是最少的,比天州还要少。
当然也不能说皇州是世外桃源。
只是它保持最为严格的户籍制度,定期将人口迁徙外出,保证耕者有其田,加上朝廷及时赈灾,与天州等同。
这才保证皇州不会有人口过多,导致种种问题。
某种意义上也合理。
毕竟皇州一旦出了问题,牺牲的人口就不止那么一点了。
方相在前面带路,楚无疆已用神念扫视了整个人皇城,包括圣皇大阵,各种讯息涌上心头。
楚无疆轻声说道:
“宰相大人,这人皇城最大的特点,应该是规整,看上去所有的地方都整整整齐齐。”
“本王看下去,整个圣皇大阵,几乎融入到城中家家户户。”
“真是了不起的设计。”
方相点头称是:
“楚王殿下果然修为通天,仅仅只是扫视一眼,就能发现人皇城的特征。”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圣皇大阵的力量,整个人皇城都是阵法,这里的人儿都会修炼武功。”
“他们在必要时刻,要为人族做出牺牲。”
“皇州不仅不收税,每年还有拨款。”
整个州府一盘局,深入到城池的每一个房屋,都构建了相应的阵法,这套阵法堪称人族最庞大,最完整的阵法。
当然这些阵法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
并不存在人皇建立了阵法,就能永生永世。
阵法是需要维护和扩建的。
太古盟约制定下来的元神会议,一直在管理着皇州,数万年的积累下来,这里的阵法已经复杂到看不懂的层次。
就连墨家的阵法师们,也只有寥寥数人有能耐掌控全局。
楚无疆看完以后,对圣皇大阵的稳固程度有了一定的了解。
即使魔族派出天命境高手偷袭,一时半会也是打不下来的。
有了方相,镇国公的指挥,整个圣皇大阵至少能凝聚出两到三个天命级的战力。
帝玺自不必说,圣皇大阵本身拥有巨大的力量,还有众多的元神高手,极品神兵等等。
白戈要是出奇兵,来袭击圣皇大阵,怕是要栽在这里。
它看上去,万无一失。
没有可能被破坏的样子。
楚无疆亲自动手,都会遭到巨大的反扑,单纯人道第一的绝世神兵帝玺,就有伤害天命境的实力。
安全得很。
楚无疆对此很满意地说道:
“圣皇大阵如此严密,本王无忧矣。”
“我等回去,找个地方详谈。”
方相客气道:
“王爷,这边走。”
……
人皇城,相府
即使在圣皇大阵里,方家也置备了一些产业,足以招待贵宾。
相府的侍女们见状,试图上前泡茶,却被方相挥手打发。
整个客厅里,只剩下两个人。
方相轻声道:
“王爷有什么要求,就直说吧。”
“老夫身上还有半枚天魔骰子,一份圣人级的大地之心,还有一些零散的绝世气运。”
“王爷想要的话,老夫都可以交出来。”
方相没有讨价还价。
他要尽可能一口价达成交易。
楚无疆摇头道:
“宰相大人大可不必。”
“您终究是为人族立下功勋的,这次又拥立本王作为人族领袖,加之元始天魔乃邪神之属。”
“于公于私,本王都应该帮这忙。”
楚家跟方家本来也没什么仇恨,走到今天只能说是造化弄人。
他刚来天京的时候,还是打算投靠方家,防止太子殿下的猜忌。
方相致谢道:
“多谢王爷相助,老夫感激不尽。”
楚无疆轻声道:
“宰相大人,这等客套话不必多说。”
“本王很乐意帮助方家,解除元始契约,或用自身契约,取而代之。”
“只是宰相大人身上牵连的命运太过庞大,命运长河未必愿意解除。”
“本王有个想法,那便是在命运面前,叩问本心,获得命运的垂怜。”
“宰相大人可曾愿意?”
方相欠了五十年的债务,利滚利到了惊人的程度。
假设他借了一个银色气运,那么五十年后就要归还100个银色气运,单纯依靠还债的话,楚无疆都还不上。
只能想办法,换取命运长河的好感度,减免债务。
尽管元始天魔做庄,命运长河才是真正的讨债人,它会让命运完成闭合。
方相借了五十年的债务。
方家崛起,出现圣人级的强者,化为天命之子,达到鼎盛阶段,有望成为人族领袖。
最终陨落。
人间五十年,如梦似幻。
天下之内,岂有不灭者哉。
这样的曲折命运,沧海桑田,即使再过上千年,也容易被人族铭记。
方家完整的命运变动,成为一颗美味的命运果实。
这才是命运长河需要的东西。
而楚无疆想解除这种限制,就必须说服命运长河,放弃这样的命运设定,会更有趣,更有价值。
他要代表命运,质问方相。
楚无疆调动元始契约,仿佛在这一刻,成为命运的化身。
方相果断地答道:
“没有问题。”
“请王爷考校。”
楚无疆的声音变得有些空灵,仿佛来自九天之上:
“那本王就不客气了。”
“方相大人,今日种种,您曾后悔过吗?”
方相得到天魔骰子,获得深渊游戏,用无数旁门左道的性命,铸成自身道基。
镇国公与方相,号称这一代的帝国双星。
只是镇国公乃是农家圣人,注定生而强大。
方相则是从末尾的天骄,连潜龙榜都挤不进去的人物,变成天下巨擘。
镇国公不敢说自己稳胜方相,他修炼的时间则是超过六百年,以圣人之资。
而方相的修炼时间,不到百年。
但他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
方相的眼神闪过一丝痛楚,有妻子,有儿女。
但他语气坚定道:
“不曾后悔。”
“若是后悔了,一切牺牲就变得没有价值。”
“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老夫既然选择这条天命,就不会后悔。”
楚无疆要的就是这个回答。
若是方相后悔了,那么命运就不可能再眷顾他。
命运厌恶懦夫,也厌恶阴谋家。
它喜欢奖励勇敢者,奖励燃烧一切的人。
楚无疆也是如此。
他盯着方相,继续问道:
“那方浮生也是如此吗?”
若你不取心脏,不让方萧然成就儒门圣人,一切本不会如此糟糕。
然而方相还是毫不犹豫地答道:
“自然。”
“若老夫有错,错在没有提前察觉浮生的问题,以至铸成大错。”
楚无疆继续问道:
“为什么?”
“您的天命是什么。”
让您到了这步田地,仍不愿悔恨。
楚无疆的声音变得越发缥缈,像是命运长河对他深感兴趣,愿意在这里听从方相的心里话。
方相沉吟道:
“圣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老夫年轻时,从文州出发,去银州,雷州,丝州,江州等等。”
“天下百州,老夫用两只脚走过大半,最终得出一个结论。”
楚无疆好奇问道:
“什么结论?”
方相笑了笑说道:
“大好江山,沦于庸人之手。”
“若老夫执政,必不叫天下至此。”
“为完成这一夙愿,老夫必须要有足够的力量。”
“后来的事情,楚王殿下应该知道了。”
五十年前,一位方家的读书人决心仿照圣人之言,用自己的两条腿走遍天下,同时看一下这世界的真实模样。
有大好河山,有穷苦百姓,他亲自去看,去听,去见识,而不是坐在房间里臆想。
这让天资原本不够高的读书人,萌生一个不甘心的念头,那就是由自己来宰执天下。
所以他会推动科举制度的发展,广纳寒门人才,支持儒门的独尊计划,扶持太子登基。
一切都是为了执掌大权,不再出现帝昊懒得管,不想管的局面。
庸人。
他对帝昊治理天下的评价。
楚无疆轻声说道:
“没想到宰相大人是这样想的。”
“倒也不令人意外。”
方相连支持楚无疆上位的事情都干了,不怕自己说出口:
“陛下六百年前伐无道,诛暴政,何等英雄。”
“后来他追求天命,不理俗世,一闭关,就是许多年。”
“明明很多事情,陛下都能做到,但他不在乎,也不想管。”
“所以老夫支持太子,至少太子殿下知道一些人族的责任感。”
这才是方相的心声。
宰执天下,试图为生民立命。
然而,命运不是这么好说服的。
楚无疆开口道:
“宰相大人宏图大志,本王赞之。”
“只是说句不怕得罪的话。”
“您这治理天下,也没好到哪里去。”
“您总不能说这些是世家,宗门,勋贵,乡绅们的责任吧。”
“那太难看了。”
“总不能功为自己,过为他人。”
毕竟宰相的权柄不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至少也是朝廷两大巨头之一,儒门更是蓬勃发展。
现在大军远征,整个后勤都是宰相府在负责,他们能调动全天下的资源,用来支援前线,这样力量决不能算小。如果方萧然一切顺利,那么方家也有可能窥视九鼎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