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不确定性打法
因为他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了。
凌志请他去员工食堂吃了顿饭,饭后科尔也没有着急回学院,而是嚷嚷着要凌志解释清楚,到底怎样才能稳定做到开球进球。
“科尔先生,我上午讲了这么多,你究竟有没有听进去?”
回到公司健身房以后,凌志开始继续给科尔上课,
“比赛的本质是概率,炸清打法也不例外。”
“所以根本不存在什么稳定的开球进球的办法,有的,只是提高自己比赛胜率的办法!”
科尔眉头一皱:“这些都是废话,你给我讲点实际的!”
“我问你,上午的最后一杆球,你为什么确定,朝着库边击打白球,就一定能把红球开进球袋?”
凌志不置可否:“我事先声明,我可没说过‘确定’二字!想知道上午那杆球我是怎么做到的,你帮我摆球,我再给你打几杆。”
闻言,科尔也没有端着架子,开始帮凌志摆球。
他确实已经被勾起了好奇心,虽说凌志的一大套理论说得很玄乎,但他手上的操作那是实打实的。
只要能把这套操作学到手,帮他摆个球那都是小意思。
随后,凌志照着上午的线路重新开了五杆球,令科尔感到意外的是,这一次,只有两杆是实现了开球进球的。
望着科尔略显迷茫的眼神,凌志笑着解释道:“这没什么不好理解的对吧?我又不是神,不可能杆杆开进红球。”
科尔摇了摇头:“不是这个,我注意到了一个细节。”
“上午最后那杆球,你开球进球以后,白球竟然是有进攻粉球的线路的。”
“下午打进的这两杆也有粉球的下球,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没打进的那三杆球,如果换我上手连接红球的话,竟然都不太好上手!”
“你是算准了这个结果了吗?”
科尔记得很清楚,凌志没能开进的三杆球中,全部都给对手留下了连接红球的机会。
这很正常,把红球堆炸散,又想不给对手留进攻机会,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然而,虽然有进攻机会,但是那三杆开完球之后的局面,无一例外,全都不能对白球下低杆!
白球要么离目标红球很近,容易连击,要么被其他红球影响,没办法使用舒服的杆法来上手。
强行进攻容易失误,而不进攻转防守,又觉得太过于可惜。
科尔知道,尽管这种局面会让选手们进退两难,但绝大部分人都不可能选择防守,不可能浪费如此大好局面。
赛场之上,大家都是趋利避害的无情机器,特别是职业选手,绝对不会浪费掉任何一次大好机会。
在红球堆散开的情况下,任何职业选手都清楚,如果自己退缩了,那么对手绝对会找机会迎难而上。
所以即便局面不好打,大部分选手还是会选择冒险进攻。
这样分析过来,冒险进攻之后的局面大概率不会太理想,因为目标红球进球有难度,即便打进,也很难叫到下一颗彩球。假如选择不冒险进攻,那对开球方来说顶多防守方面会被动一些,但在分数上暂时不会有任何损失。
所以开球方冒着极大的风险将红球堆炸散,进球,那这就是我的优势局,不进,大概率还能落得一个不算太坏的局面。
这绝对是开球方赚大了!
这小子,从开球的那一刻起,就已经算到了这样的局面了么?
凌志笑了笑,重新坐了下来:
“算是预料到了一部分吧,毕竟这里的球桌我也不是经常来打,只是凭借经验选择了对应的杆法和出杆方向而已。”
为了能解释得更清楚一点,凌志顺势跟科尔聊到了前不久跟云枫他们提到的球熵定律。
球熵定律已经在中式台球领域应用多年,旨在将不确定性发挥到极致,确保台面上的球尽可能多地撞击库边,这样可以提高开球进球的概率。
理论上,斯诺克球台上也可以运用球熵定律实现开球进球,但是,大部分选手的发力范围有限,绝大多数人都没办法保证自己在使用超出自己发力范围的大力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维持出杆稳定性。
于是,凌志想了想,由球熵定律发散思维,进而总结出了一套新打法,其名为——
不确定性打法!
将不确定性叠加到极致,让选手掌握台面上所有的不确定性,那就是最大的确定性!
“还记得上午我给你把红球堆移动到左下角底袋附近的那个例子么?”
“你把白球向红球堆扔过去的时候,有考虑过白球能撞到哪个红球吗?”
“当然没有,因为你确定,不管撞到哪个红球,最左下角的红球一定能进袋。”
“所以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由不确定性衍生出确定性的例子。”
“目标球的不确定性,最终反倒造就了红球入袋这一确定性的事件。只可惜,这个例子太特殊了,因为不可能存在整个红球堆都被放置在左下角袋口的这种情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于是我们将情况一般化处理,当红球堆离左下底袋越来越远的时候,开球进球的概率也就越来越低。”
“这个时候,我们肯定不敢再随随便便朝着红球堆扔白球,于是我们就想确定一种方法,使得开球进球的概率重新提高到一个可观的程度,这就是这段时间各大俱乐部都在研究的一件事情。”
“但是,无论再怎么研究,我们都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斯诺克开球进球的概率不可能达到100%,甚至连接近100%都很难达到,至少现阶段,能达到50%,就已经很不错了。”
“所以,与其将球熵定律贯彻到底,倒不如暂时只贯彻一半儿,但另一半儿的问题也不能不管,那就是开球红球一个都不进该怎么办?”
“于是我们为了让开球之后的局面对自己有利,就希望尽可能让白球停留在适合击打彩球,而不适合击打红球的地方。我说到这里,你还不明白我是什么意思吗,科尔先生?”
凌志的这番话信息量极大,科尔愣在原地,思索良久,半天都没有动弹。
一直以来,科尔对于凌志所提出的这套炸清打法以及背后所谓的理论都是不屑一顾的。
虽然凌志确实用炸清打法在比赛场上赢了他,但他并不认为这背后有什么复杂理论,就算有,也轮不到凌志来提出。
但刚刚那番话却给到了他足够大的震撼!
身为职业选手,他自然清楚,任何一名选手,都很难将一场比赛变成一个人的运动。可能某几场可以,但大部分情况下,选手临场的状态,只能发挥出练习时候的50%-80%。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足够实用的打法才是赛场之上的最优选择。
然而台球场上的舆论一度蒙蔽了他的双眼,所有人都觉得,炸清打法就是本世纪斯诺克台球的版本答案!
其实他早该想到的,炸清打法本身并不是关键,而将炸清打法和所谓的“球熵定律”融合之后的不确定性打法,才是真正能够搬上赛场之上的打法!
“有点意思,有点意思了!”
科尔轻轻用手背敲击着台边,
“所以上午在vr空间你给我演示的打法都是对的,来到现实中的球桌,开球进球的概率会掉几到几十个百分点,也都是正常现象。”
“但如果能维持开球进球高概率的同时,把白球控制到对手很难受,而自己很舒服的位置,那就给这套打法补上了最关键的一环!”
凌志抚掌而笑:“没错没错,就是这样。至于说如何补上这一环,那每个人就都有自己的理解了,这个总不用我再教你了吧?”
科尔挥挥手:“不用你教,这种东西靠教是教不会的,每个人的发力细节不一样,我会在私下里找到最适合我的打法。”
凌志点了点头:“那我就放心了,下次见面,我很期待你的练习成果。”
科尔哼了一声:“你别得意。我承认你今天说的这些话,确实解决了我的一些疑惑。但未来,将这套打法发挥到极致的究竟是谁,那可就难说了。”
“以后在赛场上输了球,你可别后悔今天带我来这里。”
凌志摆了摆手:“我既然带你来这里,就已经决定毫无保留,绝不会后悔。对了,还有件事,我想拜托你。”
“你说。”
“回到鹰国以后,有时间能不能常去谢城的华夏斯诺克学院逛一逛,跟我的几个好朋友切磋切磋?”
凌志指的是张兴之、朱文辉和时芮涵他们。
“我倒无所谓,不过,你的朋友们可不见得欢迎我,他们不想跟我打,那我可没办法。”
“放心,只要你不去刻意找茬,单纯切磋球技他们是不会拒绝你的。”
“那好吧,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我会考虑的。”
两人又聊了一阵,科尔便打算离开,临走前,他突然又想到了一个问题:
“我能看得出来,你的不确定性打法,是想把球员包装成一个在赛场之上绝对冷静的机器,但这一点究竟有多难,你应该不会不清楚。”
“2012年的得意志大师赛,你还记得当时的情况么?”
凌志顿时一愣:“就是罗尼结束29个月排名赛冠军荒的那一次比赛么?我记得那次比赛夺冠,对罗尼来说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科尔点点头:“身为罗尼的球迷,你不可能不知道当年他夺冠的心路历程。”
“我想知道,你的这套打法,能解释他的那一次夺冠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