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365师随军学校建设2
他们在硝烟弥漫的模拟战场上奔跑、射击、掩护、冲锋,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战斗之中。免费看书就搜:你阅读 niyuedu.com
虽然坦克兵团和 92 式步兵炮这些火炮的专项培训尚未开展,但是驾驶课程却己提前开设。
被选拔为远程火炮团的将士们,充满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他们坐在模拟驾驶舱内,认真聆听教官的讲解,仔细观察仪表盘上的每一个数据,双手紧握操纵杆,不断地进行着模拟操作。
为了给将士们提供最真实的驾驶体验,培训学校还专门搭建了模拟的战场环境,设置了各种障碍物和路况。
将士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反复练习,逐渐掌握了在复杂条件下驾驶坦克和装甲车的技能。
就在整个黎城县外与平顺县的交界处,分三个地点开展了相应的专项培训工作。这三个地点各具特色,有的地形复杂,适合进行山地作战和游击战的训练。
有的地势平坦,有利于开展大规模的兵团作战演练;还有的靠近河流,便于进行水上作战和渡河训练。
每个地点都配备了专业的教官和充足的训练器材。将士们在这里接受着严格的训练,他们不仅锻炼了身体,提高了军事技能,更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训练之余,将士们也会相互交流经验,分享心得体会。他们一起讨论如何在战斗中更好地发挥武器的优势,如何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如何保护自己和战友的安全。
这种交流不仅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也进一步提高了整个团队的战斗力。借助 365 师的力量,全师定期开展一些专项知识的招募活动,旨在培养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这一举措犹如春风吹过大地,迅速引起了 365 师全体官兵的关注和浓厚兴趣。
这些招募活动涵盖了多个领域,为将士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中开设的烹饪课程尤为受欢迎,将士们在课堂上不仅学习到了如何烹饪美味可口的饭菜,还了解到了饮食营养对于保持战斗力的重要性。
除了随军学校的课程,陈振华还积极安排县委组织更多的小吃技能培训、缝纫技术培训、制鞋技术培训以及其他各项专业技术培训。
在小吃技能培训中,师傅们耐心地传授着各种小吃的制作方法。从传统的面食到特色的糕点,从美味的烧烤到精致的甜品,将士们和老百姓们围在一旁,认真地学习着每一个步骤。
他们学会了如何调配食材、掌握火候、制作独特的调料,一个个跃跃欲试,期待着能够用自己的双手为大家带来美味的享受。
缝纫技术培训现场,一台台缝纫机整齐地排列着。师傅们手把手地教导着学员们如何操作缝纫机,如何裁剪布料,如何缝制出一件件精美的衣物。
将士们和妇女们专注地学习着,眼神中充满了对新知识的渴望。他们从最基本的针法开始学起,逐渐掌握了复杂的缝纫技巧,不仅能够修补衣物,还能够制作出崭新的军装和生活用品。
制鞋技术培训也同样热火朝天,学员们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如何测量脚的尺寸、制作鞋样、裁剪皮革、缝合鞋面和鞋底。
他们用心地制作着每一双鞋子,力求做到舒适、耐用。通过制鞋技术的学习,不仅解决了部队和老百姓穿鞋的问题,还为日后的生产建设打下了基础。
其他的各项专业技术培训也在有序地进行着。无论是木工、电工还是铁匠,每一项技术都有专业的师傅进行传授。将士们和老百姓们在学习中不断进步,掌握了一门又一门实用的技能。
这些培训活动的开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它可以解放更多的妇女和老百姓,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能够为家庭和社会创造价值。
同时,也为根据地的工业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支持,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陈振华的这一系列举措,无疑为根据地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然而,他却将这一切归功于在深城学习的成果。但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是他心系根据地、无私奉献的结果。
战神师长对陈振华的工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赞扬陈振华的创新精神和务实作风,认为这些举措为 365 师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