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滚的肚皮 作品

第八百二十九章 拾人牙慧(第2页)

    “你这样子,啧啧啧。”张远看完,转头对助理说。

    “丹丹一会儿去看看有没有烧烤店,卖点串来我夜宵。”

    朱亚纹:……

    老板看我的烧焦妆看馋了。

    “是惨点,一会儿卸完妆再回酒店,别给路人吓到了。”张远关照道。

    “这还不算惨的。”此时曾佳突然接话。

    “怎么了?”

    经纪人将自己的笔电捧到了张远面前。

    “现实比拍戏惨多了。”

    张远顺着她打开的网页翻了翻。

    哦。

    是挺惨的!

    刚出的新闻。

    正在补拍,为了赶上映回血的《赤壁下》剧组,出了重大事故。

    剧组在昌平小汤山科技园,就是之前拍过《天下无贼》的那地儿。

    搭了战船,拍摄赤壁大战时,船只着火爆炸的特技镜头。

    这片子花了大钱,道具做的相当精美,就连群演的盔甲也做的非常细致。

    就这么在旱地上竖起绿幕,用后期特效做出水战的效果。

    实际是用机器拉,让两艘道具战舰撞到一块。

    吴宇森到底是好莱坞混出来的。

    所以明明是木船,三国年间也没有炸药,可他偏设计了两船相撞后发生爆炸的镜头。

    也不能完全说错。

    毕竟《三国演义》这戏是在元末明初创作的,赤壁之战的原型是老朱和陈友谅的鄱阳湖水战。

    写的那阵,已经有了炸药和火枪。

    而且鄱阳湖水战是华夏历史上首个明确记载使用了火器火炮的大型水战。

    文学作品也会受到作者思想的时代局限。

    可拍电影这般浮夸,总让人觉得有些古戏现拍的错位感。

    剧组拍爆炸戏还是老办法,上爆炸组,安装带引线的炸药。

    但就和《秘密图纸》剧组一样,导演,道具老哥,往往为了效果炸裂而“加大药量”。

    两艘船,一艘15,6米,一艘25,6米,撞到一起后,轰隆一下就起火了。

    火苗子窜到了几十米高!

    这道具船虽是铁架子,但为了效果,表面都覆盖了木板,本就易燃。

    眼看火势失控,穿戴甲胄的群演们纷纷跳船逃生。

    这火大到把绿幕,连带围挡的栏杆,保密的幕布全都燎了!

    叫来消防车都花了好几个小时才扑灭。

    现场导演刚松了口气,结果眼瞧着消防员从船只残骸处,抬出了一具已经烧焦变形,都快看不出人模样的尸体。

    活活烧死了一位特技演员!

    另外还有三四位群演身体或者呼吸道灼伤。

    “不拿人命当命……”张远看完吐槽一句。

    想来杨志钢还算幸运的。

    好歹人活着。

    可这还没完呢。

    “还有。”曾佳指了指屏幕·1.

    张远点击下一页。

    “艹……”

    “给张毅打电话确认一下他的情况。”张远转头吩咐曾佳。

    不久后,消息传回来,张毅没事。

    张远这才松了口气。

    “人没事就好。”

    因为下一页上显示的内容,是《士兵突击》导演康洪雷的新作,《我的团长我的团》发生了片场事故。

    而且和《赤壁下》一样,也是爆炸事故。

    拍战争戏时,埋了很多炸药。

    等开拍了一转旋钮,炸点挨个爆炸,模仿炮火袭击的场景。

    这种戏挺危险的,因为演员得提前排练好多次,不能跑错位置,否则就会被崩上天。

    可这回演员没事,因为都没等到开拍。

    烟花组组长领着手下巡视爆点的时候直接炸了。

    组长当场死亡,两位组员重伤。

    这种事故纯意外,只能说是命了。

    可这剧组也是倒霉催的。

    爆炸事件隔了才没几天,拍摄军队在一道廊桥上飞奔跨越的时候,道具组搭建的廊桥直接塌了!

    搭的时候就不够牢固,上的群演又太多了。

    再来回一跑,几趟就给颠散架了。

    高空坠落。

    伤了三四十人,还有十来个是重伤。

    所以张远着急,得先问自己人有没有事。

    因为张毅这货本来就是老倒霉蛋,向来运气不大好。

    就是这部戏中,他饰演的孟烦了被皇军刺伤了大腿,所以片中他时常瘸着。

    张毅对待作品还是很认真的,开拍前特意去学了,还观察了真瘸子,所以演戏时惟妙惟肖。

    演到最后,他把自己都“忽悠瘸了”,杀青后还瘸了好一阵。

    可俗话说不能模仿残疾人,拿残疾人开玩笑,容易遭报应。

    就这趟拍完,张毅算是和瘸子干上了。

    逢拍必瘸!

    之后只要作品带上一点动作片,他拍戏就准会伤着腿脚。

    有些事就很玄,不信不成。

    “以后大家在剧组,都要注意安全。”

    “回头一起吃饭时,拿这些事例宣传宣传,让所有人都小心。”

    “知道了,不过……”曾佳回答后,又犹豫道。

    “怎么了?”

    “还有事?”

    “我发现,他们好像在……学你。”

    “什么意思?”难得张远也有听不明白的时候。

    “你之前不是利用《秘密图纸》的爆炸案,炒作了一番。”

    “现在这俩剧都是未拍先火,全天下都知道了。”

    “对,是我干的。”

    提起这事,张远就想到咋咋呼呼的糖嫣。

    还不是这坑货一嗓子给自己喊出去的。

    要不是老子走位灵活,招式多变,准得倒霉。

    算了,也让她肉偿过了。

    “现在这俩出事的剧组,好像也开始炒作了。”

    “啊?”张远听到这个,坐直了身子。

    “就用这两起片场事故炒作。”

    “发了一堆善后,明星探望病人的通稿。”

    “网络上好像还有水军在故意搞热这些事故。”

    张远挠挠头。

    这事怪我吗?

    是不是我的操作,让这帮货都产生了一种错觉。

    把坏事当好事炒作,就能大热一把。

    事实情况是,真的火了。

    原本就都在宣传期,正是搞热度的时候。

    本来只是老三样,无非跑通告,上综艺,开发布会。

    现在这帮人看到张远之前的操作,把事情搞得天下皆知的同时,还带动《画皮》这部戏拿下了惊人的3亿多票房。

    就和眼瞧着张远去好莱坞拍戏,拿美金片酬会馋。

    看到《画皮》大卖,他们也馋!

    可就和看到华夏搞基建,每年以惊人的速度铺设公路,铁路,gdp增速更是让人胆颤。

    增速快到后来西方都不用gdp来统计国家经济增长了。

    这是他们的老套路了,玩不过就改规则。

    周边小国,甚至不少其他大洲的发展中国家,见到老中发展的那么快,便也来了兴致。

    “我们比华夏人更优秀,他们行,我们更行。”

    错误的前提,让他们产生了“最中幻想”。

    现在这俩剧组也一样。

    张远这个小字辈都能玩的那么溜,那么花,我们凭什么不行?

    我们还是前辈呢,经验比你足,水平比你高,宣发成本更是碾压你!

    这个就叫拾人牙慧。

    学都没学到位。

    骨肉没看着,尽学了些皮毛。

    我是这么玩的吗?

    “哈哈哈……”张远仰天长笑。

    曾佳见他这样,不明白有什么可笑的。

    人家都抄袭咱们的套路了,你还乐。

    便问道。

    “主公因何发笑啊?”

    “我不笑别人,单笑橙天无谋,桦宜少智!”张远的手在距离下巴十多公分的地方来回摆动,抚摸着并不存在的长髯。

    《赤壁》是中影和橙天主投的戏,《我的团长我的团》则是桦宜的电视剧。

    “你们就看着吧,这是要找倒霉。”张远断言道。

    不过就连他也没想到,不光拍摄现场有人凑热闹,炒作也有人凑热闹。

    才隔几天,又有一人前来参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