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滚的肚皮 作品

第五百二十二章 这都行!

    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噔……

    夜晚的酒店大堂内,传来了悠扬的钢琴声。

    这钢琴声如秋风萧瑟,如冬雨严寒,凄厉中带着几分感伤,悲苦中带着几丝遗憾。

    张远“刷脸”成功后,酒店便同意这位谭盾老师暂时使用大堂内那架平日里用来“装饰”,提升酒店逼格的三角钢琴。

    谭老师也是喝多了,玩性大发。

    他现在正在弹奏的,便是《夜宴》的主题曲《越人歌》。

    这片子的结局如此惨烈,音乐自然也非常凄苦。

    一曲闭,张远带头鼓掌。

    啪啪啪啪……

    “好,谭老师弹的好。”

    虽然这位是作曲家和指挥家,但作曲得会乐器,所以人家钢琴其实弹的非常好,是专业水准,能开独奏会的那种。

    张远走上前去,打开用来“保护”钢琴的围栏。

    “过瘾吗?”

    “一般般。”谭盾摇了摇头:“这琴不行。”

    “不光很久没调了,声音还发燥。”

    随后借着酒劲给出了判断。

    “这琴太便宜了。”

    呼……一旁的酒店大堂经理深吸一口气。

    我们这架雅马哈钢琴要七十多万的呢,你说太便宜。

    要不说普通人眼界低呢。

    这位经理不认识谭盾,自然也不知道,这老哥平时用的都是施坦威。

    人家成名后就没用过百万以下的琴。

    要不说穷人家别学艺术呢,太费钱!

    “嗯,我也听出来了。”张远皱眉想了想,随后缓缓开口。

    “小字一组的d键和大字组的f键偏音了。”

    “应该还有三到四个键也偏了,但我没听出来。”

    “什么!”谭盾听他这么说,酒都差点吓醒了。

    “你听出来了?”

    “你会弹琴……”谭老师说完,觉得自己说的是废话,不会弹琴能听得出来吗?

    会弹琴不希奇,稀奇的是他能听出偏音来。

    调琴师也能听出来。

    但那是要经过长期训练,且一个一个按键听音,反复寻找才能确定的。

    自己刚才是在演奏曲子,而且还是从没发行和公开表演过的曲子。

    他可是第一次听,就能分辨出大致有几个琴键偏音,且准确的说出了两个刚才用到不较多的琴键。

    “你专门练过这招?”谭盾疑惑道。

    “没有,我听力比较好。”张远指了指自己的耳朵。

    “不对,这不光是听力,还有音感,想象力和洞察力,没有天赋是做不到的。”谭盾因为喝多了而涨红着脸,完全没有平日里相对深沉稳重的模样。

    张远又不好意思说自己都是薅来的。

    听力是从赵进等几位天生耳朵敏感的人那里薅来的。

    音感是从周董和其他那些天生有绝对音感的老哥老姐那里整来的。

    而弹钢琴的能力就更好获得了,娱乐圈走文艺路线的人太多,尤其是女生,会弹琴的有很多很多。

    甚至刘茜茜就会弹琴,只不过弹的一般。

    穷人别学艺,而她是几乎把所有艺术门类都学了个遍,从舞蹈,乐器,演唱再到绘画,从小刘晓丽就让她尝试了几乎所有能接触到的文艺类型。

    其实刘茜茜是个六边形战士,只不过她的六边形有点小。

    而且她其实很努力,也很聪明,任何东西上手都非常快。

    但缺点就是,难以专精。

    这点和她老妈刚好相反。

    “来,你也坐下试试。”谭盾兴致高昂,拉着他一起。

    张远回头看了眼酒店经理,想询问对方自己能否使用。

    但看到那老哥手捧着照相机朝着自己挥手,便觉得应该不用问了,准行。

    谭老师朝着他努了努嘴,示意他弹奏。

    白天张远在演戏时帮了他一手,这会儿他得知这小老弟还有音乐天赋,便愈发感兴趣,想要见识见识。

    “我就是个新手,又很少弹。”张远先打了个提前量。

    他和谦哥一样,是爱交朋友的。

    谭盾在后世的11年,可是被拍摄记录在中书省新闻办公室筹拍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之人物篇》纪录片中的。

    又是华夏顶级的配乐创作者。

    自己将来想要一直搞电影电视剧投资,有这么个朋友在,总有好处在。

    想到这里,他便轻柔地将手指放到了琴键上。

    噔……先试了几下音。

    张远不是很少弹,他是压根没亲自弹过!

    家里没钢琴,拍戏也用不上。

    他现在纯靠属性顶着。

    噔,噔噔,噔噔噔……

    张远落手,温和的演奏起来。

    才发出了几个音,一旁刚好有一对投宿的母子路过。

    孩子看着有个十六七,应该刚上高中的样子。

    一听到张远弹的曲子,这小子浑身一哆嗦!

    倒不是因为难听。

    而是因为,张远弹奏的,便是所有音乐爱好者和练习过钢琴的同僚们最耳熟能详的曲子,《致爱丽丝》。

    当然,对着曲子更熟的,还是学生。

    因为广播一放这曲子,英语听力就要来了!

    张远这一弹,给人家学生都听应激了。

    谭盾倒是没啥感觉,他上学那年头还不怎么学英语呢。

    不过这位眉头一皱。

    “这小子好生疏僵硬啊……”

    “有天赋但没好好练?”

    “又或者刚才只是凑巧了。”

    “这首曲子的难度不大,他弹的也很一般。”

    《致爱丽丝》的难度等级大概在四五级的样子,变奏部分稍难,能达到六级左右。

    谭盾觉得,张远的程度好像还不如一些初中生……

    但很快,他就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他怎么越弹越好了!”

    谭老师不太理解。

    如果手生的话,至少得弹几首才能上手。

    可他才弹了不到两分钟,便立马上了一个台阶。

    “而且还在不断进步!”

    “这小子开挂了?”

    谭盾恐成最接近真相的人。

    来到变奏部分时,张远已经大概适应了钢琴的手感。

    “哎!”谭盾又是一惊。

    “他不光手热了,还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感觉。”

    《致爱丽丝》这首曲子应该是什么感觉?

    贝多芬听说了一位名叫爱丽丝的女孩的故事。

    这位女孩为了帮助一位临终的失明老人满足看一看世界的心愿,因而四处求人。

    贝多芬知道后,创作并在圣诞夜为老人演奏了这首曲子。

    失明多年的老人在听完曲子后,说自己见到了阿尔卑斯山的雪,大溪地的海,阳光,森林和飞禽走兽……

    自然,自由,温柔,爱,是这首曲子的主题。

    而谭盾老师的感知能力远比普通人强烈。

    在听到张远弹到变奏部分后,他闭上眼睛,感受到了山,海,丛林……但是!

    这些景色都在,可他却在这曲子里听到了一点点……侠气?

    好似是有一位长发青年,腰佩宝剑,踏三山游五岳,浪迹天涯,看遍世间景色。

    “他的演奏中加入了个人风格和感受。”

    “让曲子大气了不少。”

    “虽然与原曲的风格不太相符。”

    “但敢于表达,且轻易就能用乐曲展现自己的心境,这是一种很强的天赋!”

    “绝不是一位学员能做到的!”

    谭盾发现,张远的感觉比能力强。

    他的乐感比弹奏能力要高,而且弹奏能力还在快速提升。

    “哦,他擅长打戏,就像他白天对我说的那样。”

    “在做不擅长的事时,会去想象自己擅长的事,来让自己放松。”

    “所以他的演奏听着才会有些侠气在。”

    “行知合一,他在做事时的心性很纯,这点很难得。”

    谭盾对他愈发感兴趣,随后睁开了眼睛。

    看了眼张远弹奏的双手后,他又有些怪异的眯起了眼睛。

    “他没有利手的吗?”

    一般人有左右利手,毕竟生活中必有偏重。

    但谭盾发现,张远的左右手灵活度几乎没有差别!

    “莫非他是个天才!”

    谭老师越看越奇,甚至觉得张远是不是入错行了。

    应该走音乐行才对啊!

    张远双手和谐的怪异现象,来自于双手书法的配合度。

    这种近乎一心二用的双手使用方法,对演奏钢琴大有裨益。

    噔噔,噔噔噔……噔……

    一曲闭,张远左手扫过琴键,音乐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