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父子同案(第2页)
纵是想折腾,也不过是在你师兄张泉眼皮子底下蹦跶,能掀起多大风浪?
你须牢记:眼下朝堂最需稳定。如何稳?让两位公主斗而不破,让李泽自以为能拉拢朝臣,让其余势力保持中立才是正途。
将康白置于睽睽众目之下,受天下人监督,既能让李泽以为可招揽他,又能令康白瞻前顾后,不得不选中立。
他若敢动,下次便非边缘化这般简单了。”
杨炯心下凛然,暗忖父亲手段果决。看似处处妥协,实则步步为营,看似予人好处,实则皆是将对手引入困局的狠手。
这“以退为进”之术,当真是炉火纯青。
杨炯定了定神,又问:“那李漟与老太君,龙朔卫余下四营如何分?”
杨文和轻笑:“夔、蟠、望、犼四营,便由他们争去。李漟近来动作频频,也该让她尝尝老太君的手段了。至于李泽,必不甘心,定会从中作梗。
随他们吵去闹去,李淑和康白得了想要的,自不会生乱。等他们争出结果,龙骧卫早已改制完毕,届时木已成舟,幡然醒悟已然晚矣。”
杨炯忍不住笑道:“儿子这点心机,比您可差远了。”
“臭小子!越发没大没小了!”杨文和笑骂一句,目光却柔和下来,看向已比自己高出半头的儿子,上前拍拍他肩膀,“最快三日,各方便能达成合议。此去倭国,山高水远,务必小心。”
杨炯点头,低声道:“爹,那二甲举子去江南考察新政之事……”
“不急。”杨文和摆手,“我会着他们先在太学研习新政,帮着批阅各地奏折,等你归来再行任命不迟。毕竟……”
他似是玩笑般叹道,“我还等着抱孙子呢,可不能早早累死。”
杨炯听了,喉头一哽。
自穿越以来,杨文和对自己当真是宠溺至极。无论何等天马行空的想法,他皆认真倾听;无论闯出多大的祸事,他总笑着兜底。
这无言却深沉的父爱,让上辈子身为孤儿的杨炯尤为珍视。
当下情难自抑,忙转过身,强忍眼眶酸涩,笑道:“爹,夜深了,我去给您煮碗面,吃饱了才好安睡。”
说罢便抬脚往外走。
恰在此时,房门轻启,李渔由两个垂髫丫鬟扶着,捧着填漆戗金云龙纹食盒款步而入。
但见李渔身着松花色素绒褙子,其上折枝玉兰绣工精巧,虽为宽身样式,却仍难掩那高高隆起的腹部。
她身怀六甲,行动间却不失公主的雍容气度,一手轻拢腹侧,一步一摇,烛光映得她眉目温润,恰似绣球着露,更添三分柔婉。
“爹爹为国事操劳至这般时辰,纵使政务繁忙,也该保重身子才是。”她声若流泉,清润悦耳,一面示意丫鬟将填漆戗金食盒置于窗下小几,一面亲手揭开盒盖。
霎时间,热气蒸腾而起,一碗鸡丝面与四碟精致小菜展露眼前,胭脂鹅脯红如霞绮,糟鹌鹑油亮诱人,凉拌脆藕洁白如玉,更有一碟玫瑰紫姜,色泽鲜亮,香气扑鼻,直将书房熏得暖融融的。
“这是小厨房现擀的面条,汤头用老母鸡文火慢炖,又细细撇去浮油,最是温补。这藕片清爽解腻,姜片能驱寒气,爹爹好歹用些,垫垫饥肠。”
李渔言语熨帖,既不显得刻意讨好,又尽展孝心,那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便是最挑剔的人见了,也要赞一声妥帖。
她眸光流转,忽而落在杨炯身上,唇角笑意更浓:“夫君也在这儿,正好一同劝劝爹爹。”
杨文和本想推辞,可那鸡丝面的香气钻入鼻间,汤色清亮,面条莹白,腹中竟真泛起几分饥意。
又见儿媳大着肚子亲自送来,这番心意如何能拒?
只得叹道:“难为你想得这般周到,只是这么多,我一人如何吃得完?”
李渔何等聪慧,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先取了一双乌木镶银箸递与杨文和,又另执一双,含笑递向杨炯:“面食最讲究趁热,凉了便失了滋味。爹爹怕积食,夫君年轻,正该替爹爹分担些。父子同案共食,岂不比一人独酌更添暖意?”
这番话说得巧妙,既解了杨文和的顾虑,又暗合天伦之乐,还不着痕迹地将杨炯也拉进这温情之中。
杨炯何等机敏,立刻笑着接过筷子:“父亲肯赏脸,儿子求之不得!我早馋这口家里的面了!”
说着便搬过一张紫檀鼓凳,紧挨着父亲坐下。
杨文和见状摇头失笑,不再推辞。
父子二人你一箸我一箸,吃得好不热闹。杨炯故意将面条吸得“哧溜”作响,逗得杨文和笑骂:“瞧瞧你这猴急样,半点规矩也无!”
“在父亲面前,装什么大人?”杨炯嬉皮笑脸,又夹起一片鹅脯递过去,“父亲快尝尝这胭脂鹅脯,小鱼儿平日轻易不下厨,这手艺倒是越发精湛了。”
杨文和接过鹅脯放入口中,只觉咸鲜入味,肉质软嫩,不禁点头称赞:“果然美味。只是你身子笨重,这些事吩咐下人去做便是,何苦亲自操劳?”
李渔已在绣墩上侧身坐下,一手仍下意识地护着腹部,闻言温婉笑道:“能为爹爹和夫君尽些心意,是儿媳的本分。瞧着您二位吃得欢喜,比什么都让我高兴。”
她目光柔和,在父子二人身上流转,烛光摇曳,映得满室温馨,那高高隆起的腹部,也似因这阖家欢乐而愈发安宁祥和。
一时父子二人边吃边谈,杨炯说起些京中趣闻,引得杨文和也开怀莞尔,书房内严肃的空气被这碗面、这笑语彻底驱散。
杨文和看着儿子吃得额头冒汗,眼中是藏不住的慈爱与欣慰,先前议事的凝重早已不见踪影。
李渔静静看着,唇角噙着一抹恬淡而深远的笑意,烛影摇红,映照着两张相似而带笑的侧脸,映照着那隆起的、孕育着新生命的腹部,也映照着那碗渐渐见底却余温袅袅的面汤。
窗外更深露重,窗内却暖意融融,父子同案,妇静于旁,这王府深深庭院里最寻常也最珍贵的烟火温情,便在这一刻无声地弥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