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1182章(第2页)
当高建光听说苏希要将大宁打造成东北的港都,成为东北明珠,他兴奋的溢于言表。
他说:“苏希同志,大宁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大宁也有一定经济基础,社会各个方面都是稳定运行。如果真能将大宁打造成一个金融城市,一个出口城市,一个高科技城市…那么毫无疑问,大宁将成为东北振兴的最重要引擎。东北这边的商业氛围一旦浓烈起来,一旦从人情世界进入到‘商业世界’,东北重工业的强大动能就可以被激发出来,到时候,全国人民都会看见,长子还是长子!”
高建光很激动。
他也很清楚的知道,所谓投资不过海山关,就是因为这边的营商环境出现问题。
老百姓有问题,第一时间是找关系。
任何事情都找关系,明明正常能办的事情,不去找个人,送两包烟,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这样一来,商业行为如何兴盛?
大家都去酒桌子上搞人情世故了,真正的商机也就溜之大吉了。
最重要的是,所谓上行下效是一回事。社会基础层面的风气也会滋长并且养大那些官员的胃口。他们所管辖的范围内,若是一件事情办成了,他们没有从中获利,哪怕是一包烟一瓶酒,他们都会有失落感。
苏希就知道,和高建光聊天总是有收获的。
苏希笑了笑,他对高建光说:“高建光,看来你还很懂经济运行的规律啊。”
高建光苦笑着摇头,他说:“苏希同志,我不是自夸。我虽然贪财,我虽然纵容弟弟妹妹搞黑恶势力。但是,我还实实在在给大宁带来了很多投资的。我们高盛集团弄的那些合资公司每一个都是盈利的,每一个都是对大宁发展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