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劝降(第2页)
这套战术是典型的北方草原那些游牧民族的战术,张雄领着人抵挡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对方八成是投奔汉军的羌人仆从军,在骂骂咧咧了几句之后,他开始后悔不应该因为一切顺利而全军下马烧田的,如果像第一次那样一半人警戒一半人烧田,虽然速度慢了点,不过至少不会被打成这样。
不过此时说什么也晚了,魏军处于“逃不掉、追不上、打不过”的状态,此地又是蜀军控制区,不能指望有人来救自己,只是后悔没能为父亲报仇就要死在此处了。
这个念头闪过张雄的心头,然后就听到对面的汉军喊着“降者免死”的口号,虽然开始还零零散散,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汉军齐声呼喊,那声音就这么汇集起来,冲击着魏军士兵的心理防线。有几个年轻的魏军士兵脸上露出了犹豫和挣扎的神情,手中的武器也不自觉地垂了下来。
张雄见状心中大急,他深知一旦有人放下武器,定然会有人跟随,局势将更加不可收拾。于是立刻大声怒吼道:“我等乃大魏精锐,怎可向蜀军投降!今日之战,唯有死战到底,方不负我大魏之名!想想你们的家人!”
他的声音因为焦急和愤怒而变得有些沙哑,原本动摇的士兵又重新握紧武器。
然后对面传来另一个声音:
“魏军的将士们!不要再抵抗了!你们在这里战死,后方的老婆就被拉去婚配了!”
这句话让汉军那边爆发出哄笑声,而魏军小方阵这边也骚动起来,张雄连忙喝止,可惜他堵不住对面的嘴。
“我是之前中垒营的杨烈,我们被汉军俘虏后不打不骂,还管饭!干活的一天管三顿饭!不掺沙子和石子!”
这句话让魏军的骚动更严重了,在死亡的威胁面前,张雄的呼喊并没能完全稳住军心。一些魏军士兵开始偷偷地打量周围的同伴,眼神中透露出求生的渴望。他们看到周围汉军的骑兵不断游荡,显然魏军是没法突出重围的。
甚至还有人小声议论起来:
“对面说他以前是中垒营的,你们有人听说过么?”
“中垒营在长安,咱们是洛阳的,怎么可能认识,不过去年确实听说中垒营在凉州吃了败仗,还补充了一批人。“
“我也听说了,说有个曲长好容易逃回来,还向上级告状说回到家里发现老婆也被拉去婚配了,他的上级给他做主去讨要,没要回来,只好又给他重新从其他阵亡士兵的遗孀中选了个老婆。”
这样的议论声越来越大,以至于张雄完全控制不住局面了——他以前看得那些兵书上从来没讲过碰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而且他也没有亲兵帮自己弹压,更重要的是,张雄其实以前并不了解这方面的事情,他一直以为其他人都和自己一样可以享受父辈的荫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