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外任观主,侍书传法
修行无岁月,转眼已是十年之后。
夜色褪去,天边渐渐亮起一丝鱼肚白。
昨日一场大雨,不仅洗去了灵璧山上的燥热,更让山林间的草木越发葱翠鲜活。
没过多久,一轮红日从东面群山露出半个头来,阳光穿过山间薄雾,照亮了灵璧山腰的一处断崖。
此刻,赵升盘坐于断崖之上,神情淡然的眺望着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全身上下升腾起一层金光。
一丝丝,一缕缕的大日紫气从天而降,慢慢融化进体表金光里面,最终成为护体金光的一部分。
这个过程周而复始,一直到太阳完全升上天空,大日紫气完全消失,放才戛然而止。
这时,赵升缓缓站了起来,抬头望向灵璧山外,于此同时护体金光收敛入体内。
灵璧山以西三百里,有一座繁华热闹的城池,此城叫作荆河城,城中居民近百万,乃是卫方郡郡治所在,同时也是方圆千里内最繁华规模最大的一座城池。
赵升凝望着三百里外的荆河城,清澈见底的眼眸深处,忽然浮现出一副奇异景象。
就见荆河城上空,凭空涌现大团斑斓绚烂的云霞,云霞剧烈翻涌震荡,每每折射出无数种“色彩”,“色彩”即清又浊,充斥着无数难以形容的念头和欲望。
道家仙贤曾经把世俗人间视为红尘浊世。
先如今,荆河城上空的这团斑斓绚烂的云霞,正是红尘之气显化。
此刻,七八枚锈迹斑斑,样式古朴的五株钱,赫然正在红尘云霞深处载沉载浮,表面锈迹一点点被红尘气磨去。。
随着时间的流逝,五株钱上的锈迹慢慢减少,某些地方已经重新焕发光彩,隐隐散发出某种古老气息。
赵升凝望了一会儿,忽然心念一动,只见一道金光陡然从三百里外激射而来。
转瞬间,金光落入手中,化作一枚金灿灿,崭新干净的五株金钱。
“十年红尘炼,方得一清钱。慢,太慢了!”赵升摇头叹息着,慢慢将手上的清静钱收入袖底。
然后,他将视线从三百里外收回,扭头望向灵璧山,看到茂盛葱翠的林木深处,一座青砖黄瓦,古朴典雅的道观若隐若现。
道观中间的牌匾上书写着“灵璧观”三个大字。
观前广场上,赫然立着一座门楼,门楼连着一条宽约两丈的青石路,层层石阶延绵到了山下。
这个时候,青石路上已有一个个香客的身影,他们沿阶而上,慢慢接近位于半山腰的灵璧观。
十年前,赵升走出炼心谷,然后就在问心殿立下道誓,同时也顺利领到了一块弟子腰牌。
再然后,他就被打发下山,成了灵璧观观主。
太清宗行事太过出人意料,与外界绝大多数修仙宗派的修行理念截然不同。
按门派长老的话说就是,本宗修行以自悟为主,凡本门弟子必需去往红尘浊世历练。
因此,这一届的外门弟子入门不久,就被统统打发下山,成了一座座子孙观的观主。
赵升身为灵璧观之主,同样也管理着周边千里疆域。
疆域范围内的山神,土地,水君等一众“神灵”也受其管辖,同样可以随意驱使。
太清洞天与灵界的规则大相径庭。
无数年过去,太清宗早已在这座真仙洞天建立了一套周密严谨,等级森严的统治体系。
自从天下封神,以及建立起十万子孙观后,太清宗道统变得无比稳固,亿万年来太清洞天秩序井然,规则有序,没遇到过一次可以颠覆太清宗的大劫。
当阳光越过门楼,落到道观牌匾上面之时,灵璧观大门缓缓开启,两个洒扫道人走出大门,开始清扫观前的台阶和广场。
几名香客终于来到道观门前,他们俱都神情虔诚的走入观内,开始上香拜神。
这时,赵升收回视线,身影忽然随风而散。
稍后,道观深处的太清宝殿内,赵升先是向供桌后方的祖师神像拜了拜,然后转身走到大殿东侧。
这里的墙壁上,描绘着一副名为祖师布道图的古画。
画中灵山巍峨,林木幽深,而在一株菩提古树下,盘膝跌坐着一位仙风道骨的老道士。
老道士身后一左一右立着两个唇红齿白的道童,左边道童双手捧着一柄拂尘,右边道童则捧着一本经卷。
在老道士对面,赫然坐着一个个相貌各异,神情肃穆的道人,他们有老有少,皆近乎虔诚的聆听着祖师教诲。
赵升面对古画而立,忽然冲那位捧书的道童深深一稽,同时敬声道:“外门弟子赵升,恳求侍书祖师现身一见!”
话音刚落,只见画中那位手捧书卷的道童忽然动了动,接着就“活”了过来。
下一刻,道童缓缓从画中走出,一步落到他的面前。
为了稳固和延续道统,太清宗在本宗洞天内建立了十万座子孙观,每个道观都建在灵脉地脉汇聚的节点,观内建筑风格和形制近乎一致。
每座子孙观内,同样都有一副祖师布道图。
每副祖师布道图中,俱都蕴养着七缕“真灵”烙印。
除去侍书和捧尘两位之外,菩提树,灵山…乃至祖师坐下蒲团俱都蕴含一缕真灵烙印,各自负责着一方面的事务。
侍书童子正是负责管理太清宗的所有经卷典藏,所属灵宝洞天又名“书海福地”。
侍书童子看着矮了他半头的赵升,不由点了点头,老气横秋的问道:“小子,你唤醒本祖所为何事?”
赵升弯腰半蹲着,恭敬道:“启禀祖师,弟子想去书海一趟,还望祖师开恩。”
侍书童子丝毫不觉意外,直接问道:“规矩懂吗?”
赵升闻言,当即从袖中取出一枚清净金钱,双手送到对方面前。
侍书童子毫不客气的取过金钱,随手丢进怀里。
接着,他一边翻开手中书卷,一边漫不经心的问道:“本宗书海一共有经史符丹器御神等二十四大部。你想去哪一部?”
赵升立刻表示:“弟子要去经部!”
“嘿嘿,不出所料!”
侍书童子笑了笑,露出一副如我所料的表情。
说完,他忽然停止翻书,手指点在了某一页上面。
同一瞬间,书页蓦然大放光明,无穷无尽的光芒从书中升起,瞬间笼罩了整个大殿。
与此同时,一本本一卷卷书册从光芒深处浮现,转瞬间充塞四虚,数量何止亿万。
赵升眸光微闪,神念分化万千,不断触碰书册。
几乎每时每刻,都有大量信息涌入脑海:
“《太清元辰经》出自三代祖师元辰子之手,本经直指飞升,属于二十一部仙经之一……凡修行之人需具备星辰道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