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第2页)

沈隽意这才明白,凌降曜心中的怨恨竟如此之深。

“所以,”凌降曜继续道,“当秋家找我合作时,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他们要除掉你,正合我意。”

“你为了一己私怨,就要害死无辜的楚大人,还要让国库损失百万军饷?”沈隽意愤怒质问。

“无辜?”凌降曜不屑道,“权力斗争中哪有无辜?楚元化不过是个棋子。至于国库损失,与我何干?只要能除掉你这个眼中钉,付出什么代价都值得。”

沈隽意望着眼前陌生的凌降曜,心中涌起深深的悲哀。养育的亲情,在嫉妒与私欲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

“你以为杀了我就能得到想要的一切?”沈隽意平静道,“权力地位不是靠阴谋诡计得来的。”

“是吗?”凌降曜冷笑,“那我们拭目以待。可惜你看不到了。”

他转身欲走,又回头慢慢道:“对了,明日就会有人发现你'畏罪自尽'的尸体。放心,我会让你死得'体面'些。”

说完,凌降曜的身影消失在黑暗中。

沈隽意独坐牢房,心中五味杂陈。

虽然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但没想到凌降曜竟然还是选择了对自己动手。

但此刻懊悔已晚,当务之急是设法自救。

他开始仔细观察牢房构造,寻找逃生可能。然而诏狱建造得极为坚固,墙壁厚重,铁栅粗大,根本无法破坏。

外面还有狱卒把守,硬闯更无可能。

正当他苦思对策时,牢外又响起脚步声。这次的脚步很轻,似在刻意掩饰。

“谁?”沈隽意警觉道。

“沈大人,是我。”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沈隽意定睛一看,竟是李尚书。

“李大人?你怎么来了?”沈隽意惊讶道。

李尚书走近铁栅栏,压低声音:“听闻你被关入诏狱,特来探望。”

“此处守卫森严,你如何进来的?”

“我自有门路。"李尚书神秘道,“时间紧迫,长话短说。”

他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包裹:“这里有些东西,或许对你有用。”

沈隽意接过包裹,发现里面有一把小钥匙和一张纸条。

“这是?”

“钥匙是牢房后门的备用钥匙,我费尽周折才弄到。”李尚书解释道,“纸条上是逃生路线,按此指示可从后门逃出诏狱。”

沈隽意感激地望着李尚书:“李大人,你这是冒了极大风险。”

“沈大人是好人,为你冒这点风险算什么。”李尚书坚定道,“你一定要活着出去,将真相禀明圣上。”

“可就算我逃出去,又能如何?皇上已不再信任我。”

李尚书神秘一笑:“还记得最初查案时发现的那份关键证据吗?就是秋景明亲笔抄录的那份。”

沈隽意眼前一亮:“你是说”

“不错,我已找到那份文件。只要能证明现在那些所谓证据的笔迹是伪造的,就能还你清白。”李尚书激动道,“文件我已藏在安全之处,只要你逃出去,我们就有翻盘机会。”

这个消息让沈隽意重燃希望:“李大人,你真是”

“别说了,快准备逃走。”李尚书催促道,“我探得消息,凌降曜已买通狱卒,准备今夜对你下手。”

沈隽意点头,开始检查钥匙和逃生路线。

就在这时,牢外突然响起急促脚步声,且不止一人。

“不好,有人来了!”李尚书脸色大变,“我先走一步,你按纸条路线,稍后从后门逃走。切记小心!”

说完,李尚书迅速隐入黑暗。

很快,几个狱卒出现在牢外,为首的仍是那个满脸横肉的头目。

“沈大人,睡得可好?”头目阴笑道,“有人托我给你带点'好东西'。”

他手中拿着一根绳索和一壶酒。

沈隽意立即明白他们的意图——制造他畏罪自尽的假象。

“来人,开门!”头目喝道。

一名狱卒正要开门,却发现门锁似被什么堵住了。

“奇怪,这锁怎么打不开?”狱卒疑惑道。

头目皱眉:“让我看看。”

他凑近一看,发现锁眼确实被堵。

“该死,谁在这里捣鬼?”头目怒道,“快去拿工具撬开!”

趁狱卒们忙乱之际,沈隽意悄悄摸向牢房后部的小门。

按李尚书纸条指示,这里应有一扇后门。

果然,在牢房最阴暗的角落,他摸到一扇小门。用李尚书给的钥匙轻轻一拧,门竟真的开了。

“快,撬开!”外面传来狱卒的喊声。

沈隽意不敢迟疑,立即钻入小门。这是一条狭窄的密道,仅容一人通过,伸手不见五指。

他按纸条指示,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密道又长又曲折,不知通向何方。

“人呢?人哪去了?”隔壁狱卒头目愤怒咆哮,“还傻站着干什么?还不快去找!绝不可让他跑了!”

沈隽意加快脚步,终于在密道尽头看到一丝亮光。推开出口的门,他发现自己已来到诏狱外的一条小巷中。

夜风拂面,他贪婪地呼吸着自由的空气。

但现在还不是放松的时候,他必须尽快找到李尚书,拿到那份关键证据。

按约定,李尚书应在城东一座废庙等他。

沈隽意小心翼翼穿过几条小巷,避开巡夜兵丁,终于来到那座废庙。

“李大人?”他轻声呼唤。

“在这里。”李尚书从佛像后走出,手中拿着一个油纸包,“你来得正好,证据都准备好了。”

他将油纸包递给沈隽意:“这里面就是秋景明当年亲笔抄录的文件,笔迹与现在那些伪证完全不同。只要对比,就能证明你的清白。”

沈隽意接过包裹,激动道:“李大人,你真是我的救命恩人。现在我们该怎么做?直接面圣?”

“不可,”李尚书摇头,“现在皇上受太后影响,暂时不会信我们。必须先争取更多支持,形成舆论压力。”

“你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