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其三,李婉仪对婚约的态度已很明确。她对自己并无深情。这让凌降曜既失望,又觉解脱。
综合种种,凌降曜深知,回京后的局势将比预想的更复杂。
但无论如何,这都是彻底解决沈隽意这个心腹大患的绝佳时机,他绝不能让机会从指缝溜走!
念及此,凌降曜吹灭油灯,和衣躺下。
窗外夜色渐淡,明日他们便将抵达京都,一场真正的风暴,正蓄势待发。
第二天清晨,驿站里便开始弥漫着忙碌的气息。
天刚蒙蒙亮,张怀忠就已起身,在院子里来回踱步,指挥着士兵们做启程的准备。
他神情谨慎,不时叮嘱士兵们检查装备、清点人数,目光频频扫过那个装着账本的铁箱,那是关乎生死的命脉。
凌降曜推开窗户,晨风吹拂着他的面颊,带着一丝凉意。
他看到院中士兵们正小心翼翼地将铁箱装上马车,四名精锐士兵寸步不离地守在周围,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一名士兵拿出一把新锁,仔细地锁在铁箱上,确保万无一失。
看着这一幕,凌降曜的心中五味杂陈。
这个看似普通的铁箱,此刻却承载着可能颠覆朝堂的秘密,也关乎着他能否扳倒沈隽意的关键。
然而,如今这些证据已不在他的掌控之中,他只能祈祷事情能按照自己预想的方向发展。
“凌世子,准备启程了。”张怀忠走到窗下,抬头说道,“路程还远,我们得抓紧时间。”
“好,我这就来。”凌降曜应了一声,匆匆整理好行装。
他心中暗自盘算,回到京都后该如何利用这些证据,又该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局面。
简单用过早膳后,队伍重新上路。
今日的天气比昨夜稍好,虽然天空依旧阴沉,但至少没有下雨。
山路依旧崎岖,马车在坑洼的路面上颠簸前行,但众人的心情却轻松了许多,毕竟最危险的时刻似乎已经过去。
李尚书的气色明显好转,他坐在马车里,时不时掀开车帘观察外面的情况。
每当他的目光落在载着铁箱的马车上时,眼中都会闪过一丝欣慰与坚定。
多年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那些贪腐之徒即将受到应有的惩罚,这让他感到无比欣慰。
李婉仪则显得较为安静,大部分时间都在车中休息,偶尔与父亲低声交谈。
凌降曜注意到,她看向自己的目光总是带着一丝复杂,似乎有话想说,却又欲言又止。
这让凌降曜心中有些疑惑,不知她究竟在想些什么。
队伍行进了约两个时辰,来到一个三岔路口。
张怀忠勒住马缰,皱眉看着眼前的三条道路。
“将军,怎么了?”凌降曜骑马上前问道。
“这里有三条路通往京都。”张怀忠指着三个方向说道,“左边是官道,路况最好,但路程最远。中间是商道,走的人多,相对安全。右边是小路,路程最短,但危险系数高。”
李尚书从马车里探出头来:“将军觉得哪条路合适?”
张怀忠沉吟片刻:“按常理说,走官道最保险。但我担心有人会在官道设伏,毕竟我们押送的东西太重要了。”
张怀忠的担忧不无道理。
昨晚的遭遇已经表明,有势力不想让这些账本安全抵达京都。虽然王政一伙已被擒,但不能排除还有其他敌人在暗处伺机而动。
“那将军的意思是?”李尚书追问。
“我倾向于走中间的商道。”张怀忠回答,“虽稍远,但人多眼杂,即便有人想动手,也得考虑影响。”
就在众人商议路线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听起来不止一匹马。
“有人来了!”一名士兵警觉地喊道。
张怀忠立刻下令:“戒备!保护好重要物品和人员!”
士兵们迅速列成战斗队形,刀剑出鞘,神情紧张地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凌降曜也握紧了腰间的匕首,心中暗自警惕,难道又有敌人追来了?
不一会儿,远处出现了一队骑兵,约二十余人。
为首的是一位身穿锦袍的年轻人,看起来二十八九岁,面容俊朗,气度不凡。
他身后跟着一群衣着华贵的随从,装备精良,马匹俊美,显然不是普通的商旅或山贼,但也不像是官府的正规军。
“来者何人?”张怀忠大声喝问,“报上名来!”
那年轻人勒住马缰,在距离队伍十几步远的地方停下。
他微微一笑,拱手道:“在下乃户部侍郎钱维新,奉命前来接应李尚书大人。”
听到“钱维新”这个名字,李尚书的脸色微微一变。
钱维新?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张怀忠也面露疑惑:“钱大人?不知有何凭证?”
钱维新从怀中取出一块金牌,高高举起:“这是户部信物,张将军可上前验看。”
张怀忠谨慎地走上前,仔细检查金牌。
金牌确实是户部官印,上面还有钱维新的私章,看起来并无异常。
“确是户部信物。”张怀忠确认道,但语气中仍带着警惕,“不知钱大人为何会在此处?”
钱维新笑道:“昨日朝中得知李大人遇险,户部尚书十分担心,特命我前来接应。听闻李大人此行收获颇丰,带回了重要证据?”
他的目光不动声色地扫过载着铁箱的马车,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贪婪。
李尚书在马车里听得真切,心中警铃大作。
钱维新此时出现绝非巧合,而且他怎么会知道自己带回了证据?
“钱大人客气了。”李尚书从马车出来,表面维持着官场上的客套,“不过是做了分内之事。”
钱维新走到李尚书面前,故作关切地说:“李大人受苦了。户部尚书让我转告您,此次事件朝廷极为重视,皇上已下旨严查。为确保证据安全,尚书建议将账本先移交户部保管。”
此言一出,现场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李尚书脸色沉了下来,张怀忠也皱起了眉头。
“移交户部?”李尚书冷冷问道,“这是皇上旨意,还是户部尚书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