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国公之位的影响力
蓝玉,凉国公大名。立朝之后,除开国国公外。
他是年轻一辈中的第一个国公。
这无上的荣耀,极大的象征,方方面面似乎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仿佛在宣扬着,蓝玉这年轻一辈中领军人物的地位。
大明淮西勋贵,天下年轻武将的模范。
大街小巷,凉国公之名登上了大明日报,文人士子看着军报上对于蓝玉功勋的描述,颔首点头,面露赞同认可之意。
“这位凉国公一举荡平草原,使得草原纳入大明版图,此等功勋倒也的确能担得一国公之名。”
“自古以来,草原匈奴、鞑靼、瓦剌、胡人各个部落一向都是中原的心腹大患,可如今,这位凉国公,凭借实学之名,将其全然拿下。”
“至此匈奴也罢,瓦剌也好,还有那鞑靼、胡人各处部落,尽皆成为大明臣民。”
“倒也难怪,陛下还有朝中大臣会开了此等先河,这完全配得上。”
文人们竞相赞同,可谓是对武将的最高认可。
文人们齐齐赞叹。
可在武将这一边,一个个却是争吵不休。
属于太子党、淮西勋贵之内的这一派,个个对于蓝玉此事,推杯换盏,弹冠相庆。
他们的实力再次壮大了许多。
可对于平日同蓝玉有着竞争的定远侯王弼、江夏侯周德兴二人。
此事可就未必有多好了。
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蓝玉此前同他们一般,虽有所超出,但终究也是侯爵之身罢了,可如今却是一日千里成了这凉国公。
单单凭借爵位,却是能够毫无疑问地压他们所有人一头。
这便未必是件好事了。
大明军校内。
已然回归到此的定远侯王弼挑了挑浓眉,看向一旁的江夏侯周德兴,捏了捏拳,轻声一笑道:“还真是被他蓝玉给抓住了机会,也不承想,竟成了这凉国公的美名,恐怕就连那一众老国公也都是说不了话的。”
江夏侯周德兴此刻心里亦是五味杂陈。
哪怕他平日对蓝玉骁勇善战、出众能力极为赞同,可涉及到爵位利益之争时,心下也自是难以乐意。
大家同样都是武将,同样都掌握实权,打了许多胜仗,凭什么你蓝玉一飞冲天,而我们却是在后面仰着你的鼻息?
有了权力就有了责任,有了责任就自然会生出竞争之心来。
“江夏侯,眼下的你恐怕跟我一般无二,有了同样的心思。”
定远侯王弼嘴角微微一扬,笑着说道。
江夏侯周德兴目光一凛,随即便是忍不住开了口,道:“那是自然。他蓝玉可乘着国公美名,你我二人为何就不行?
他蓝玉能做到的事情,你我两人难道真就差了他分毫?
自是也要同他好好地攀比一番。”
“去找先生。”
周德兴话音落下之际,就已是说出了他此刻的打算,也同样是定远侯王弼这时的心思。
两人互相对视一眼,随即就一起脱下身上的沉重铠甲,离了大明军校,直直地赶往了陆羽的身前。
“先生,我们二人也想去那边关之处,还请先生成全。”
定远侯王弼单膝下跪,面露恳切。
江夏侯周德兴更是直接说明其来意:“辽东边关已为蓝玉所夺,可我大明之处,还有其他险要之地。
那岭南之处虽已归顺,但还缺一重将把手。”
“请先生成全。”
两人缓缓开口,请求带兵出征。
如今的大明有了铁路,的确也可开展多线作战的统战方式,再加上有了大量的粮食作为粮草补给,自是能够再度大大缓解这行军之时所带来的沉重压力。
可若只是这些,却还不够。
看着面前的王弼、周德兴二人,陆羽面露苦笑。
还真是一个蓝玉,就将这大明武将沉寂下去的心全都给激发而出,但也在他陆羽的预料范围之内。
陆羽深想了想,并未给出答案,而是缓缓开口道:“此事,劳烦两位侯爷容我一段时间,终究是要同太子殿下还有陛下商议的。”
“难不成此事我这先生就能一人定了?”
陆羽开了个玩笑,两位侯爷也知晓此事需要从长计议,也就点头应允。
二人走后,夫人徐妙云在前厅之内,帷幕之后幽幽叹出一口气道:“一个凉国公,眼下却是将我大明的好战之心全都引了出来。”
“接下来怕是又要再打仗了,我大明何时停过?”
陆羽缓缓开口说道:“各地藩王,各处封地,落后就要挨打,我大明不得不打。这天下之事,要么已经开战,要么就在准备开战的路上。”
陆羽娓娓道来。
徐妙云也知晓这些道理,但打仗终是要死人的。
死人终不是一件好事。
可这天下万事万物,都少不了一个“争”字。
赢家通吃,输家败北,是自古以来的规矩,也是深深刻印在所有生灵心中的本能,只有赢了才能够让旁的人臣服于你。
久而久之被彻底同化,成为让你强大实力的一部分。
“就是不知这一战又要打到什么时候去。”
徐妙云美目微动,心下怜惜,缓缓再度言语。
陆羽听了后,一时间也给不出一个合适的答案来,只能苦笑着点了点头。
此事,哪怕是他也无能为力。
陆羽进了宫,来到武英殿。
将此事告知给了面前的太子朱标。
如往日一般,朱元璋并不在此,想必要么去微服私访,要么就在后面老农种地。
只是此刻。
看着陆羽的请求,朱标面露为难,苦笑间就已是将除了定远侯王弼、江夏侯周德兴他们二人之外,其他的武将一一上奏想要为大明出战的内容全都摆在了陆羽的面前:“先生,如今朝中各处将领随着凉国公一事,接着都想要领兵出战。
我大明虽有吞并四方之心,可如今辽东之处才刚刚拿下,却还未就此完全,而且还有岭南之地,还有各处藩王之处,需要支援。”
“如今实在不是一个时机。”朱标经过多日对于这朝中上下,究竟能够支撑到何等地步,心中早已是有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