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636章(第2页)
马良“…………”。
“算你识相”。
戴思恭对朱标拱了拱手“:太子殿下莫急,吴国公这只是一些小毛病,我给他按摩一下,然后再服两剂汤药就没问题了”。
“好好好,那就多谢戴先生了”,马良此刻十分的客气。
马良和大明人的想法不一样,他们都觉得西医神奇,因为一般情况下西医见效快,但马良最喜欢的就是中医,尤其是喜欢针灸按摩。
“吴国公客气了”,戴思恭客气了一番之后,就给马良做起了按摩,也许是手法真的不错,竟然把马良给按睡着了。
一个小时之后马良醒了过来,感觉自己浑身上下都很舒坦。
此时玉儿的中午饭也做好了,于是邀请戴思恭一起吃了顿午饭。
然后戴思恭给马良开了药方,朱标则是安排一名小太监去皇宫大内取药。
至于戴思恭所不明白的问题,马良也记在了心里,准备回头就找医生给他问。
其实中医到大明时期,已经相当的成熟了。
在理论总结,传染病防治,临床实践,药物学还有医学教育方面都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被称为中医承上启下的黄金时期。
比如传染病学的吴有性在《瘟疫论》里创戾气学说,提出瘟疫非风非寒,开创温病学先河。
外科学的陈实功在《外科正宗》里面记载鼻息肉摘除术和气管缝合术。
妇产科的武望之在《济阴纲目》里面系统分类了妇科病,记录转胎手法来矫正胎位。
针灸学的杨继洲,在《针灸大成》里面记载了明以前的所有针灸精华。
儿科万全的《幼科发挥》里面提出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确立儿科体质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