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7章(第2页)
裴榆林说,“那好,现在就让办公室出通报,卸去李霖专员的身份。书记你也不要过于紧张,已经结案的案子,翻不出什么大浪。就算是李霖,他没有执法权,不会对任何人造成威胁的。”
王瑾叹口气说,“我有什么好紧张?只不过屠明的事还没有过去,燕京夏组长还在省里盯着...这时候不能再节外生枝了,一定要稳定!”
裴榆林没说话,心想,跨河大桥可是你一手促成的项目,施工方也是你钦点的...当初这起事故造成了多大的影响,你自己心里没点数吗?你就不怕翻出旧账连累到你?我就不信你不紧张。
裴榆林走后。
王瑾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往事慢慢在脑中浮现...
那年他刚被提拔为省委副书记。
他老家碧水县的县委书记向他道贺的时候,提起县里的现状,说缺一座桥,老百姓们出行不便。
但是造价太高了,县里负担不起,想请王瑾帮忙想想办法,给拨点钱。
王瑾早就想为老家群众做点实事,于是一口答应下来。
督促着发改委就立了项。
事情发展到这,他都没有做错什么。就算出了事故,跟他也没有多大关系。
坏就坏在,老家的两个侄子听说修桥这件事,就找到王瑾,说想承包下来自己干。
王瑾很有原则,当时就拒绝了侄子。
可架不住侄子叫来一群长辈对他软磨硬泡...
最终他松口答应了下来,但千叮咛万嘱咐,要侄子一定要保证施工质量...
他的侄子满口答应。
可是他名下的公司根本就没有造桥的资质...他的本意也只是想揽下项目转手挣点钱。
于是,拿下项目之后,他侄子将工程转包给了另一个老板,收了人家两千万的好处费。
那个老板拿到项目之后,也没有自己去干,而是又转包给了另一个公司...
层层转包之后,两个亿的工程,硬生生被压缩到不足一个亿...
最后接手那家企业为了能在项目中赚钱,只能采取偷工减料的方法...
桥建成没多久,一场大水,就被冲毁了...
桥上几十名群众遇难,消息一出,高层震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稳定群众之后,开始追责。
责任人,正是王瑾的侄子!
王瑾不忍侄子受到刑罚,于是授意手下篡改了招投标资料,将责任人的帽子,扣到了施工方头上。
如果这些内幕被曝光出来...他王瑾,罪责难逃!
所以你说他一点都不慌,那都是骗人的。
其实他心里慌的一批,所以直接免去了李霖特别专员的身份,免得他继续追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