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玉石 作品

第1230章 十里铺,万头奶牛场。

    闻热气味道,养牛景总惊叹一句:“这牛奶是不一样。”

    李娟端来的,每人喝一碗。

    其他两个人连连点头:“景总,是不一样,鲜香味更浓。”

    董县哈哈笑:“老景,何宁的意思,他即便养一万头奶牛,也是这个味。”

    这话景总不同意,一碗牛奶吸溜吸溜喝完。

    抹一下嘴巴,叹气感叹:“老董,何总,我解释几句你俩就能明白。”

    养牛专业户的解释还是有道理。

    你养三头奶牛,散养,空气新鲜,喂瓜秧喂草料,不用药不用配方饲料。

    奶牛心情好,没有什么压力,带着玩儿的心情。

    这种牛奶的味道当然正宗鲜香。

    但你搞规模化搞产业链,你用养三头奶牛的方法试试?

    行不通。

    你给大家搞福利,有不赚钱的想法,就能这么养奶牛。

    其实何宁心里有这一抹想法。

    在村里开企业办工厂,有上万人养活。

    给员工供应牛奶算福利待遇。

    明年开始的事业。

    从衣服里面兜里拿出一份合同,放眼前茶几上。

    嘴上解释:“我何宁即便养一万头奶牛,也是这三头奶牛的模式,牛奶的味道也是这个味道。”

    景总呵呵笑,他才是专业人员的口气:“何总,我当年也是这个意思,可现在呢,还不是随了大流,我场子里的牛奶我自己都不喝。”

    用的那个催生素就是麻烦。

    何宁知道他话里什么意思。

    南省的奶牛场是圈养,密度太大,能好起来才怪。

    董天朝对老同学这种口气说话很不高兴。

    “老景,别小瞧何宁,他不会跟大流,他搞特色,一万亩小麦,五百亩西瓜,十里铺山区草场,你运来的一千头奶牛在十里铺最合适,”

    何宁睁眼睛问询口气:“一千头奶牛已经用到黄塬县了?”

    董县脸上笑:“老景是我农大毕业的老同学,他搞这一摊子已经搞起规模来了,我拉他来黄塬县搞这项产业。

    一千头刚运过来,在大坪牧场休养,我的意思十里铺才是这项产业的最佳场地。”

    何宁脑子里马上想到在南川发展牧场计划。

    草场不能靠天下雨,铺管子水上去。

    不是多大的工程。

    董县的目标更大。

    “何宁,景总要在北部大坪搞万头奶牛场产业,我是想,搞到咱黄塬县?”

    何宁一口答应:“董县,在我手里,未来三年我就要搞起来十里铺万盛牧场,不敢说有一万头奶牛,最不行要有三千头。”

    一万亩梯田小麦配三千头奶牛。

    面粉加工厂也要配起来。

    十里铺的面粉也给军区特供。

    “军区特供?”老景手下的随从无意间拿起手底下合同翻看,惊讶口气喊出来。

    “什么军区特供?”

    景总接过合同看,眼睛瞪圆,也是惊叹一声:“啊?十里铺蔬菜产业给军区特供?”

    这时候,老景才用极惊讶的眼神看眼前十里铺小伙子。

    脑子里呼呼转。

    奶牛也好肉牛也好,只要跟军区搭上线对上路,不愁没有销路。

    犹豫不决的态度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董县,何总,这个味道的牛奶给军区特供,比市场价要高很多呀!”

    何宁嘴上来一句:“我能保证这个味道,给军区特供我觉得没问题。”

    奶牛专业户坐直身子,从随从手里接过提包,掏出一沓资料。

    “何总,具体细节咱俩再商谈一下,能签了现在就签。”

    何宁把主线意思说明白:“景总,你出奶牛出管理人员,我出十里铺出品牌出市场,就这么简单,具体细节再谈谈?”

    这项产业正经接上趟。

    厨房屋里,李红梅跟李娟小声嘀咕上房里情况。

    “梅姑,董县领来的是大老板,我听出来了,是搞奶牛场,说是有一万头。”

    李红梅吓一大跳,惊呼一声:“一万头?开玩笑呢吧?”

    “梅姑,你觉得宁子说的事能是开玩笑?”

    宁子提醒过他,先养三头学着照顾,先学会挤奶,等明年让你当奶牛厂主任。

    还真以为宁子随口一说开玩笑。

    今天说十里铺养一万头奶牛。

    铜业集团奶牛厂的马翠兰,咱都不鸟她。

    李红梅这才意识到宁子说的话不是开玩笑。

    管一万头奶牛,李红梅觉得是个麻烦事。

    眼睛从厨房玻璃窗看出去,从上房玻璃窗看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