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9章(第2页)

此次冲突的焦点集中在3号楼与5号楼居民之,3号楼临近小区入口,楼前规划的车位数量较多,而5号楼地处小区深处,分配到的车位数量较少。

5号楼居民认为车位分配不均,要求重新调整。

3号楼居民则以长期使用形成的“先来后到”原则为由,拒绝改变现状。

追根溯源,在小区改造前,3号楼凭借地理位置优势,居民自发将楼前的空地作为固定停车区域。

而5号楼因位置偏远且没有地方停车,部分居民不得不将车辆停放在小区外,或者是停在附近的商场停车场,需支付停车费,承担了额外的停车费用。

小区改造后统一规划车位,5号楼居民期望通过重新分配减少停车成本,这与3号楼居民的既得利益产生了直接冲突。

而此次矛盾激化的导火索,是5号楼一位新购置新能源车的居民。

这位居民需要安装充电桩,但现有的车位条件无法满足需求。于是,他提出占用3号楼附近的闲置公共区域增设车位与充电桩。

这一诉求立即遭到3号楼居民的强烈反对,他们担心这会进一步压缩本就紧张的停车空间。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此外,小区物业在车位管理上的缺位加剧了冲突。

物业仅采取简单的 “先到先停” 原则,缺乏明确的分配规则和有效的管理措施。近期,5号楼部分居民为抢占车位,用电动车、废旧家具长期占用,3号楼居民多次清理无果,双方由此频繁争吵,甚至出现了划车等破坏行为。

这些积怨不断累积,在充电桩事件的刺激下,最终两栋楼的多名住户参与进来,导致矛盾升级,引发了口角与肢体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