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缓解半分
众人只听楚月苒继续道:
“毕竟谁又想一辈子都困在那乡野间,过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日日干活稍有不对便是一顿教训的日子呢。那时村中有一绣娘,我便偷着功夫找她学习技法,只盼望着以后能凭手艺自己养活自己,至少不用过养人鼻息的生活。”
她看着楚嫣然讲述着自己的‘过往’,
“大姐姐不信,是因为没体会过夜里点不起蜡烛还不敢让人知道,摸着黑仅凭感觉刺绣的感觉,也没试过把它当做唯一能让自己脱离苦海的希望,若经历过这些,绣出再好的作品,也不奇怪。”
语气不疾不徐,不卑不亢,也正是因为这不带任何过激的情感,平淡似水的讲述,才更能直达人心。
楚乐微被楚月苒的经历所触动,哽咽着掉起眼泪,连苏嬷嬷的眼眶也有些泛红,别过头去,用帕子轻轻沾拭。
明明是丞相府真正的大小姐,本该是金尊玉贵万千宠爱下长大的,谁知却阴差阳错流落乡野,小小年纪便吃了那么多的苦;
反观楚嫣然,鸠占鹊巢这么多年,享了自己不该富贵,如今正主回来了,却不知道加倍弥补、不知道安分守己,反而还行那污蔑陷害之举。
简直就是白眼狼,没良心!
楚嫣然明显感觉到周围人看自己的眼神带着掩不去的指责不满,她有些心虚的低下头,眉头紧紧蹙起。
为什么,为什么每次她觉得这次一定能制住楚月苒,但最后的结果都是她反过来将自己一军。
难道自己这个自小在盛赞美誉中长大的相府千金,却比不上一个从乡野村庄跑回来的丫头?楚嫣然觉得让她接受这点,比让她接受任何责罚还要痛苦。
“原来二小姐从前吃了这么多的苦,可便是如此,还是出落得这么标志得体,可见血脉是做不了假的。”
苏嬷嬷一句话,褒奖楚月苒的同时又暗讽了楚嫣然,楚嫣然听后羞愤的脸色涨红,更觉丢尽颜面。
楚月苒倒没什么特别的表情,她胜不骄败不馁,只是望着楚老夫人,一脸诚恳道:
“若祖母还是不信,便是让孙女拿来绣崩针线,当众绣一副一模一样的自证清白也是可以。”
她哪里是要自证清白,是逼着自己惩罚楚嫣然呢!
楚老夫人有些头痛的按着额角,只觉这丫头聪慧有余,性子却怎么这样刚强执拗,真是与那白氏一般,认死理。
没办法,楚老夫人作为如今相府当家人,需得拿出当家人的做派,哪怕再心疼在自己膝下承欢长大的楚嫣然,也不能不罚:
“嫣然,你近日实在是太过心浮气躁,半点不如往日稳重,既如此,便把《心经》抄上百遍以求静心,也免得在阖宫花宴上再失分寸。”
这与楚沁沁的待遇截然不同。
楚沁沁要关禁闭不能参加花宴,楚嫣然这个始作俑者却仅仅是抄经书这不痛不痒的惩罚,老夫人这心,真不知道便到哪里去了,楚月苒暗自腹诽。
楚嫣然果然也从中听出了老夫人对自己的偏帮袒护,知道祖母还是疼她的后,心里当即放心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