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钟亭 作品

第516章 感伤故后 激怒外夷

却说前汉哀帝在位的时候,有个光禄大夫叫龚胜,年高德劭,经明行修,他因王莽擅权,上书乞休,退归楚地原籍,家食自甘,不问世事。及王莽已经篡位,意欲罗致老成,特遣五威将帅,带着羊肉美酒,问候龚胜的家,嗣又召为讲学祭酒,龚胜一再托辞有疾,不肯应命。

新朝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王莽立夫人王氏为皇后,即王盛之女,生有四男,长子王宇因为卫姬一案,被王莽逼死,卫姬是汉平帝生母,王莽不令入宫,王宇谋近卫姬,事泄被杀。次子王获无故杀奴,亦由王莽迫使自杀;三子王安向来放荡,为王莽所嫉恨,因此立四子王临为太子。且为了扶持王临,招致教师和朋友各四人,一是故大司徒马宫,令为师疑;一是故少府宗伯凤,令为傅丞;一是博士袁圣,令为阿辅;一是故京兆尹王嘉,令为保拂。这便叫做四师。又用故尚书令唐林为胥附,博士李充为奔走,谏大夫赵襄为先后,中郎廉丹为御侮,这便叫做四友。胥附奔走先后御侮语。王莽假古立官,故有是名。四师四友以外,还欲添设师友祭酒,因再派吏至楚,使持玺书印绶,征胜入都。

官吏人员奉王莽之命,来到了楚地,料知龚胜不愿就征,预先邀同郡守县吏,及三老诸生,约千余人,齐集龚胜家门,强为劝驾。龚胜自称病笃,奄卧床上,面向东方,朝服拖绅,方邀朝使入室,朝使入付玺书,并给印绶,龚胜当然辞谢,经朝使先劝后迫,定要龚胜应召入朝,龚胜见此情形,喟然叹道:“胜素愚昧,更兼老病侵寻,朝不保暮,若迫令起行,必死在途中,转负新朝养老盛意,如何是好?”

朝使听了,倒也不敢硬逼,退居郡舍,每过五日,必与郡守一起问候起居,且向龚胜之子及龚胜徒弟高晖,屡言朝廷厚意,将加侯封,就使病不能行,亦当出居传舍,示有行意,此事关系子孙,不可错过等语。

高晖等人颇为所动,入内转告龚胜,龚胜郑重其事地说道:“我受汉家厚恩,愧无以报,今已年纪老迈,我怎么能一身事二姓,若如此,九泉之下也没脸见故主啊!”

说罢,即命二子预备后事,自己绝粒不食,活活饿至十四日,气绝而亡,年终七十九岁。

朝使闻得死耗,尚疑龚胜有诈谋,于是亲自与郡守前往吊唁,审视龚胜尸体,果然已经是气绝身亡了,方才感慨叹然告辞离去。

龚胜家当即开门举丧,门徒毕集,代为料理。忽然有一位老翁拄着手杖前来,径直来到灵帷前哭了一场,哭毕,又叹惜道:“熏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呜呼龚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非吾徒也!”

一面说,一面走,扬长自去。确是一大奇事。大众不由得感到莫名其妙,也不知这个老人何姓何名,后来到处查问,有人认识他是一个彭城的隐士,年约百岁,姓名不传,但共号为彭城老父罢了。

朝使复报王莽,王莽也为此感到欷歔。未必真情。转思唐林、唐尊、纪逡诸人,俱系一时名士,幸已罗置朝端。尚有齐人薛方着名已久,亦应遣使招徕。于是更命安车驷马,前往迎接薛方,薛方向来使拜谢道:“尧舜在上,且有巢由,今明主方着唐虞盛德,小臣愿守箕颍高风,请善为我辞。”

措词甚妙。皮使人回复朝命,备述薛方之言,王莽听他称颂自己,很觉惬意,遂不复再征。

南郡太守郭钦,兖州刺史蒋翊,常因廉直得名,当王莽居摄时,已皆托病辞职,终身不起。

又有沛人陈咸,此非前汉时陈万年子。曾为汉哀帝在位时的尚书,当时王莽杀何武和鲍宣。陈咸即惊叹道:“易称见机而作,不俟终日,我亦好从此去了。”当下谢职归田。

王莽篡汉后,召陈咸为掌寇大夫,陈咸仍称病不去就职。陈咸有三子,分别是陈参、陈丰、陈钦,俱已出仕,由陈咸陆续召归,杜门不出。平时尚用汉家祖腊,或说他未合时宜,陈咸勃然道:“我先人怎知王氏腊呢?”遂家居以终老。

此外还有齐人栗融,北海人禽庆苏章,山阳人曹竟,并以儒生为吏,因王莽篡汉而辞官。这些人都是洁身自好的志士,可法可传,比诸王莽的大夫扬雄,原是清浊不同呢!历举志士,维持风节。

惟孝元皇后死后谏文,还是王莽大夫扬雄所作,语虽寥寥,尚将他列入汉家,不把那新室文母四字,提叙出来。曾记得诔语有云:

太阴之精,沙麓之灵,作合于汉,配元生成,着其协于元城。

相传孝元皇后王政君,初生时曾有奇异,母李氏梦月入怀,方孕政君,所以诔文中说为太阴之精。王政君为元城人,元城郭东,有五鹿墟,就是春秋时代的沙麓地方,春秋鲁僖公十四年,沙麓崩,《春秋传》作沙鹿。晋史卜得爻辞,见有阴为阳雄,土火相乘二语,曾叹为六百四十五年后,宜有圣女兴起,大约应在齐国田氏。是一个亡国妇人,何有圣女?王氏为齐王建后裔。王贺徙居元城,正当沙麓西偏,孙女便是王政君,为汉元帝的皇后,经元成哀三朝,尚然健在。

汉哀帝在位时由王政君摄政,正与鲁僖公十四年,相隔六百四十五载,所以诔文中说为沙麓之灵。扬雄援据故事,叙入诔文,原为颂扬元后起见。但汉无元后,或不致为王莽所篡,是元后实为亡汉之罪魁,何足称道。不过她见王莽篡位,也觉悔恨,且王莽改称元后为新室文母,与汉绝体,越令元后王政君感到不安。王莽又毁坏刘氏宗庙,连汉元帝庙亦被拆去,独为新室文母预造生祠,就将元帝庙故殿基址,作为文母纂食堂。建筑告成,号称长寿宫。特请元后过宴,元后王政君至新祠中,见元帝庙废彻涂地,不禁惊泣道:“这是汉家的宗庙,皆有神灵存在,是犯了什么罪让你毁掉!假设鬼神无知,修庙有什么用?如果有知,我原本是人家妃妾,怎能辱没先帝之庙来作为我用食的地方?!”

新朝皇帝王莽听了,毫不介意,仍请元后王政君入席,元后王政君不得已坐下,勉强饮了几杯,便即起身告归,私语左右人道:“此人慢神太甚,怎能久叨天佑?我看他败亡不远哩!”语虽近是,但试问由何人纵成?

王莽见元后王政君怏怏不乐回去,料她心怀怨恨,不得不格外巴结,卖弄殷勤,所有一切奉养,常亲往检视,不使少慢。

那元后王政君却愈加愁闷,整日里不见笑颜,汉制令侍中诸官,俱着黑貂,王莽独使改着黄貂,独元后宫中的侍御,仍着黑貂,且不从新莽正朔,每遇汉家腊日,自与左右相对,饮酒进食,总算度过残年。

就这样过了五年时间,至王莽始建国五年二月,元后王政君得病告终,享寿八十有四。若早死一二十年,当可少许免咎。王莽为元后持三年服,奉灵柩出葬渭陵,虽与元帝合墓,中间却用沟夹开。所建新室文母庙中,岁时致祭,反令元帝配食,设座床下,这真叫做阴阳倒置,妇可乘夫了。想就是阴为阳雄之验。

惟元后王政君在世之日,曾说王莽不得久安,王莽总道以为是老妪恨语。哪知元后殁时,已经内外变起,岌岌不宁。先是王莽遣五威将帅王骏,率同右帅陈饶等,北抚匈奴,使单于交出汉玺,改换新朝图印,镌文为新匈奴单于章。

匈奴乌珠留若提单于,即囊知牙斯。问明情由,才知汉朝绝统,另易新皇,却也没什么话好说,就将图印换讫。陈饶恐单于变计,再求故印,即将原印用斧劈毁。到了次日,果然由单于遣人持印,出语王骏道:“我闻汉朝制度,凡诸侯王以下印绶,才称为章,我虽受汉册封,原是称玺,今易去玺字,又加新字,是与中国臣下,毫无分别了!我不愿受此新章,仍须还我旧印为是。”

陈饶闻言,将原印取示,已经分作数片,且与语及新朝体制,与汉朝不同。番使返回转禀单于,单于知道已经受欺,待至王莽将士南归,便即勒兵朔方,伺隙入寇。

警报到了长安,王莽正欲耀武塞外,特改号匈奴单于为降奴服于。王莽生平无甚奇巧,不过善改名目。简派立国将军孙建等,募兵三十万人,约期大举,进击匈奴。且分匈奴国土为十五部,命令立前单于呼韩邪子孙十五人,同为单于。呼韩邪子孙,散处朔漠,各有职使,哪个肯来应命?

王莽乃再遣中郎将蔺苞,副校尉戴级,率兵万人,多携带金帛出塞,招诱呼韩邪诸子,前来听封。匈奴右犁汗王咸,居近中国,闻有金帛相赠,不免心动,因率子助、登二人,来会蔺苞戴级,蔺戴即传述王莽命令,拜咸为孝单于,赐给黄金千斤,杂缯千匹,助为顺单于,赐给黄金五百斤。咸受金后,便欲挈子同归,不意蔺苞戴级,将他二子截留,只准咸一人归廷,咸怏怏自去。蔺苞戴级,遂把助登传送长安,王莽大喜,封苞为宣威公,拜虎牙将军,级为扬威公,拜虎贲将军。事为乌珠留单于所闻,顿时大怒道:“先单于受汉宣帝之恩,原不可负,今天子非宣帝子孙,如何得立!我岂肯从他伪命么?”

当下纵兵入塞,大杀吏民。王莽得知消息,更选出十二部统将,令分率募兵三十万众,各赍三百日粮草,分道并出,为灭胡计。将军严尤,亦奉命与征,独上书谏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