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钟亭 作品

第493章 新皇失德遭废

却说元凤四年(前77年),汉昭帝刘弗陵年已十八,提早举行冠礼,大将军霍光以下,一律入贺,只有丞相田千秋,患病甚重,不能到来。到了汉昭帝成年冠礼告成,田千秋当即谢世,谥曰定侯。总计田千秋为相十二年,持重老成,尚算良相。昭帝因他年老,赐乘小车入朝,时人因号为车丞相。继任相职,就是御史大夫王?。

在汉武帝末年,绣衣御史暴胜之奉命巡察郡县,有诛杀二千石以下官吏的大权。经过丕阳,认为当地治理不善,要杀王?。王?伸长脖子,准备就戮。忽又抬头对暴胜之说:“您有生杀予夺之权,威震郡国,但今天斩我王?一人并不足以增加您的威力,不如视情有所宽恕,以示您的恩德,使臣下拼死效力。”

暴胜之对他这种临危不惧的精神颇为赞赏,同时也觉得他说的话有道理,就破例赦免了他。

暴胜之回朝,向汉武帝推荐王?,王?被任命为右辅都尉,代理右扶风。汉武帝出巡北边,经常路过此地,认为这里的宫馆、道路管理得都很好,于是面加赏谕,正式任命王?为右扶风。

至汉昭帝时,王?先继桑弘羊为御史大夫,后继车千秋为丞相,封宜春侯。却是步步青云,毫无阻碍,到了官居极阶,反至转运,才过一年,便即病终。

搜粟都尉杨敞,已升任御史大夫,至是继王?为相。杨敞本庸懦无能,徒知守谨,好在国家大政,俱由大将军霍光主持,所以杨敞得进退雍容,安享太平岁月。庸庸者多厚福。至元凤七年元日,复改元始平,诏减口赋钱十分之三,宽养民力。从前汉初定制,人民年十五以上,每年须纳税百二十钱,十五岁以下准免。汉武帝在位,因国用不足,加增税则:人民生年七岁,便要输二十三钱;至十五岁时,仍照原制,号为口赋。汉昭帝嗣祚十余年,节财省事,国库渐充,所以定议减征,这也是仁爱及民的见端。

孟春过后,便是仲春,天空中忽然现出一星,体大如月,向西飞去,后有众小星随行,万目共睹,大家惊为异事。谁知适应在汉昭帝身上,汉昭帝年仅二十有一,偏生了一种绝症,医治无效,竟于始平元年夏四月间,在未央宫中告崩。共计在位十三年,改元三次。而上官皇后只有十五岁,未曾生育,此外虽有两三个妃嫔,也不闻产下一男。

自大将军霍光以下,都以为继立无人,大费踌躇。或言昭帝无子,只好再立武帝遗胤,幸尚有广陵王刘胥,是汉武帝亲子,可以继立。偏霍光不以为然,当有郎官窥透霍光意,上书说道:“昔周太王废太伯,立王季;文王舍伯邑考,立武王;无非在付托得人,不必拘定长幼。广陵王所为不道,故孝武帝不使承统,今怎可入承宗庙呢?”

霍光遂决意不立广陵王,另想应立的宗支,莫如昌邑王刘贺。刘贺为汉武帝之孙,其父非汉武帝正后所出。但汉武帝两任皇后,陈氏被废,卫氏自杀,好似没有皇后一般。当汉武帝驾崩时,曾将李夫人配飨。李夫人是昌邑王刘贺的亲祖母,刘贺正可入承大统,况与汉昭帝有叔侄谊,以侄承叔,更好作为继子。遂假上官皇后命令,特派少府史乐成,宗正刘德,光禄大夫丙吉,中郎将利汉等,往迎昌邑王刘贺,入都主丧。霍光尚有一种微意,立刘贺为君,外孙女也可做皇太后了。

昌邑王刘贺的父亲刘髆,是汉武帝刘彻第五子,天汉四年(前97年),刘髆被封为昌邑王(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是为西汉第一位昌邑王。后元元\/二年(前88\/87年)正月,昌邑王刘髆去世,谥号哀,史称昌邑哀王。始元元年(前86年),五岁的刘贺嗣位,成为西汉第二位昌邑王。

刘贺五龄嗣封,居国已十多年,却是一个狂纵无度的人物,平时专喜游畋,半日能驰三百里。

中尉王吉,屡次直谏,终不见从。郎中令龚遂常常当面指出刘贺的不是,使刘贺听不下去,掩着耳朵起身走掉说:“郎中令真会使人羞愧。”

昌邑王刘贺曾经与奴仆和膳食人员等吃喝玩乐,给他们的赏赐没完没了,龚遂进宫劝谏,双膝跪地而行,泪流满面,低声哭泣,刘贺周围侍候的人都感动得直落泪。

昌邑王刘贺问道:“郎中令为什么哭?”

龚遂回答说:“我伤心国家危险啊!希望您抽出一点空闲时间,让我把自己愚昧的意见说完。”

刘贺就叫周围的人避开,龚遂问道:“大王知道胶西王不干好事因而灭亡的事情吗?”

昌邑王刘贺说:“不知道。”

龚遂便说:“我听说胶西王有一个善于谄媚的臣子叫侯得,胶西王的所作所为明明和夏桀、商纣一样,侯得却说胶西王与尧、舜相同。胶西王喜欢他善于奉承,经常和他同起居,专门听信他的妖言邪说,以致弄到身死国亡。如今大王亲近那批小人,渐渐地就会沾染上他们的恶习,这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问题,不可不慎重啊!请允许我在郎官中挑选一些精通儒术、品德高尚的人同大王一起生活,坐时就一道读《诗》《书》,立时就共同演习礼仪。这样,或许对大王有些帮助。”

昌邑王刘贺同意了这一建议。于是龚遂挑选了郎中张安等十人侍候他。可是,过了没几天,昌邑王刘贺就把他们统统赶走了。

昌邑王刘贺在封国为王的时候,多次出现怪异。曾看见白色的狗,身高三尺,没有尾巴,脖子往下长得像人,还戴着方山冠。

后来看到熊,可是他的左右随从却谁也没看到。又有成群的大乌飞集宫中。刘贺心知这不是好事,很厌烦,就告诉了龚遂,问他这是怎么回事。龚遂说:“这是天帝的告诫,告诉您,在您身边的那些人都是不识礼的小人,就像戴冠的狗一样。把他们赶走,您的王位可以保持,不把他们赶走,您的王位就会失去。”

昌邑王刘贺仰天而叹说:“不祥之物为什么总是来啊!”

龚遂叩头说:“臣不敢把话埋在心里而不向您提出忠告,我曾多次进言关系国家危亡的劝诫,大王您不高兴听。可是国家的存在或败亡,难道就在于为臣的几句话吗?还是请大王您自己想一想吧。大王您诵读《诗经》三百零五篇,其中讲如何做人之事很是透彻,关于治国之道也齐全完备,大王您的所作所为符合《诗经》中哪一篇呢?大王您身为诸侯王,而所做的事却比庶民百姓还污浊,这样下去要想能长存久安很困难,可因此而亡国却很容易,您应该深刻省察这些。”

后来又发生有血污出现在昌邑王刘贺的坐的草席上面的事情,刘贺询问龚遂,龚遂认为会有大的不幸事件发生,大声呼叫说:“妖祥怪异接连发生,宫殿就要空了。血的出现,这是阴暗忧愁的征象啊。您应该戒惕谨慎,自我反省。”

昌邑王刘贺却终究不改悔他的行为。没过多久,即应征入朝。

元平元年(前74年)四月十七日,汉昭帝刘弗陵去世。因为汉昭帝刘弗陵没有子嗣,大将军霍光征召刘贺主持丧礼。玺书说:“诏令昌邑王:派代理执行大鸿胪事务的少府史乐成、宗正刘德、光禄大夫丙吉、中郎将利汉征召王,乘坐七乘的传车前往昌邑国在长安的府邸。”凌晨一点左右,用火烛照着打开玺书。

这天中午,昌邑王刘贺就出发了,下午四五点到定陶,赶了一百三十五里,侍从人员的马一匹接一匹死在路上。郎中令龚遂向刘贺进谏,昌邑王刘贺才令郎官、谒者五十多人返回昌邑。昌邑王刘贺到济阳,寻求鸣叫声很长的鸡,路上买合竹杖。经过弘农,让身材高大的奴仆善用装载衣物的车辆装载抢来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