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窦田死东方谈仙事(第2页)
东方朔跟汉武帝一本正经地讲道:“臣小时候挖井,一不留神摔到井底了,好几十年都能没上来。恍恍惚惚看见一个人出现在微臣面前,这个人衣着打扮很奇怪,说带着我去取灵芝草,可是很奇怪,我明明是在水井里面的,突然和那个人来到了一条红水河前面,过不去。那人就把一只鞋给我了,让我把鞋子放在河上面。我听了他说的,我刚把鞋子放在河水上面,那个鞋子一下子就变成船了船,我就坐着它过了河,摘了灵芝草吃了。那个地方的人都是用珍珠白玉串成席子,他们让我进去用云霞做的帐子里面,让我躺在墨玉雕的枕头上,那枕头上刻着日月云雷的花样,这个枕头叫“镂空枕”,也叫“玄雕枕”。他们还给我铺上挺贵重的褥子。这褥子可凉快了,一般夏天才铺,所以叫“柔毫水藻褥”。我用手一摸,还以为是水把褥子弄湿了呢,仔细一瞧,才知道那褥子上是一层光呢。”
汉武帝刘彻听了东方朔说的这些,感觉像在听什么稀罕事似的,那些故事是他以前从没听过的事,把他惊讶得不行。
正所谓,上所好之,下所逐之,汉武帝喜好神仙怪异的事情渐渐传到民间,某天,不知从哪里来的一个方士(江湖骗子),献给了汉武帝一坛所谓的“仙酒”,这个方士胡诌八扯地一顿乱吹,汉武帝听了,感到很高兴,于是就把酒珍藏起来,准备慢慢的享用。谁知这件事让东方朔知道了,于是他把酒给偷喝完了。
汉武帝知道后,非常生气,他想着长生不老的,怎么能让一个小官占有了便宜,便要斩了东方朔。
东方朔被抓后不但不害怕,反而哈哈大笑,这可把汉武帝惊的一愣一愣的,都死到临头了还敢笑。
东方朔不紧不慢的说道:“那方士说那酒是“不死之酒”,如果这酒真能让人长生不死,皇上就杀不死我。如果一刀下去,我还是死了,这酒还能称得上“不死之酒”吗?人哪有不死的?如果皇上为了这假仙酒而把我杀了,不是要令天下耻笑吗?”
汉武帝刘彻被东方朔说的转过脑弯,又觉得杀了东方朔很可惜的,毕竟他学识的的确确很渊博,人又聪明,又幽默,主要关键是害怕天下人笑话自己,于是就放了东方朔。
有一次在宴请群臣的宴会上,汉武帝刘彻对大臣们说:“朕觉得《相书》上有一句话是很对的:“人的人中如果长一寸,就可以活到一百岁。’”
现在皇帝都这样说了,你说有人敢说不对吗?于是现场所有的官员一起点头说:“对对对!皇上所言极是!”
只有东方朔一个人在那里哈哈大笑。
汉武帝刘彻看见这个情形,不高兴了,现场所有官员都说皇帝说的对,你为什么笑,于是质问东方朔为什么发笑。
东方朔摇头说道:“小臣哪里是笑陛下呢?小臣是笑彭祖的脸长!”
汉武帝不解地问:“彭祖的脸长有什么好笑的呢?”
东方朔回答道:“传说彭祖活到八百岁哩。如果《相书》上真的很准的话,那么彭祖的人中就应该有八寸长,那他的脸就该有一丈多长了。想到这儿,我怎么能忍得住不笑呢?”
汉武帝一听,也不禁大笑起来。
有一天,汉武帝游览上林苑,看见有一棵树长得很奇特,于是问东方朔说:“你知道这棵是什么树?”
其实东方朔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树,就随口胡说了一句:“它叫‘善哉’。”
汉武帝听后也没说什么,但是暗中却派人削掉它的枝干作为记号。一晃几个月过去了,汉武帝刘彻又来到上林苑游玩,又问东方朔做了记号的那棵树是什么树。
东方朔早就把上次的事忘了,又胡说了一句:“叫作‘瞿所’。”
汉武帝刘彻却没忘记,脸立刻一沉,说道:“上次你说这树叫‘善哉’,这次又称这树叫‘瞿所’,怎么两次说的都不一样呢?”
东方朔稍稍愣了一下,心想:这是欺君啊,咋办。可这个事难不住聪明机智的东方朔,于是他笑着说道:“大的马叫马,小的马叫驹;大的鸡叫鸡,小的鸡叫雏;大的牛叫牛,小的牛叫犊;人初生时叫小儿,老了叫某老;以前这棵树叫善哉,现在这树叫瞿所。世人的老小、生死,万物的衰败、成长,哪有固定的名称呢?”
汉武帝刘彻听见东方朔这样说,也就没有对他生气了。
怪哉虫
传说中怨气所化的虫子
?怪哉虫是东方朔说传说有一种虫子,叫做“怪哉”五官皆有,是怨气所化。这种解释在科学上无法证实,不足为信。
中文名
怪哉虫
外文名
-
出处
东方朔
相关人物
汉武帝
相关文章
《四库全书》《广五行记》
故事演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隐喻
要施仁政,不要残害无辜。
词条内容贡献者
共42个贡献者:明溪one、流仙剑六弦琴、白度一下ho、pandakg5688
相关视频更多
05:31
怪哉虫毕设动画
b站精选
01:18
“怪哉虫”是什么虫,你们知道吗?
b站精选
02:00
解密科学,怨气所化的神秘虫子,由怨气所化
雪舞谈科学飞扬
02:21
怪哉虫:鲁迅笔下的“诡异生物”~【扯斋志异?怪哉虫】
b站精选
原文译文故事故事演变作者tA说参考资料
原文
武帝幸甘泉,驰道中有虫,赤色,头眼齿耳鼻尽具,观者莫识。帝乃使东方朔视之,还对曰:“此虫名怪哉。昔时拘系无辜,众庶愁怨,咸仰首叹曰:‘怪哉怪哉!’盖感动上天,愤所生也,故名怪哉。此地必秦之狱处。”即按地图,信如其言。上又曰:“何以去虫?”朔曰:“凡忧者,得酒而解,以酒灌之当消。”于是使人取虫置酒中,须臾糜散。
有一次汉武帝到甘泉宫去,在路上看到一种虫子,是红色的,头、眼睛、牙齿、耳朵、鼻子都有,(但)随从都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于是)汉武帝就把东方朔叫来,叫他辨认(这是什么),东方朔回答:“这虫名叫“怪哉”。因为从前秦朝时关押无辜平民,百姓都愁怨不已,仰首叹息道:“怪哉!怪哉!”百姓的叹息感动了上天,上天愤怒了,就生出了这种虫子,它名叫‘怪哉’。此地必定是秦朝的监狱所在的地方。”
汉武帝就叫人查对地图,果然是这样。汉武帝又问;“那怎么除去这种虫子呢?”东方朔回答:“凡是忧愁得酒就解,所以用酒灌这种虫子,它就会消亡。”因此汉武帝叫人把怪哉虫放在酒中,一会儿,虫子果然消失了。
阴生是西汉时期,长安城中的一名乞丐,平日衣衫褴褛,行乞于市井。他虽身份卑微,却心怀善念,常以所得微薄食物分济其他贫苦者。世人不知其真实身份,只当他是个寻常乞丐,甚至因其脏污而避之不及。
一日,阴生在街角行乞时,几名泼皮无赖故意挑衅。他们不仅辱骂嘲弄,更以秽物泼洒其身。阴生默然承受,既不反抗也不辩解,仅低头拭去污秽。泼皮见状愈发嚣张,竟将其拖至暗巷囚禁,甚至持刀威胁。面对生死危机,阴生仍无怒色,闭目静坐如常。泼皮以为他懦弱可欺,扬长而去。
此后数日,泼皮变本加厉:在闹市再次泼粪,引来众人围观哄笑。又将其捆绑于破屋,以砖石堵门,意图饿死他甚至持利刃刺向其胸腹,欲置其于死地。
然而阴生始终不还手,伤口竟自行愈合,泼皮惊骇却未醒悟,反诬其为“妖人”,煽动乡邻驱逐。
当泼皮聚集同伙,准备焚烧阴生藏身的草棚时,阴生终于开口:“汝等恶贯满盈,天理难容。”言毕拂袖而去。当夜,泼皮头目的宅院突发地陷,梁柱崩塌如遭巨力摧折,恶徒尽数被埋毙命。而邻近民宅毫发无损。百姓方知阴生非凡人,乃是得道者的化身,示现神通,惩恶警世。此事从民间传到汉武帝刘彻的耳中,刘彻更加向往神仙仙界。
东方朔给汉武帝献上了十枝“声风木”。这树枝有九尺长,跟手指一般粗细。说这是他去西域那里得来的。
东方朔告诉汉武帝:这声风木出自西方的“因霄国”,长在河边,那河水的源头的水是甜的,紫燕、黄鹄等鸟儿喜欢在水边的树上聚集飞舞。声风木的果实跟小珍珠似的,风一刮,就会发出像珠玉般的声响,故而叫声风木。因霄国的人擅长长啸,连这儿的树木也能出声呢。
声风木非常神奇,谁要是拥有了它,这人要是生病了,树枝会自己往外渗水珠,要是这人快不行了,树枝就会自己断掉。
据说在古代,老子于周朝生活了一千七百岁,他手里的那根树枝从未往外渗过水珠。另外,有仙人洪崖先生在尧帝时期就已经三千岁了,他手里的树枝也不曾折断过。
汉武帝听了东方朔说的这些,于是给过了百岁的大臣们赏赐声风木的树枝,也给了东方朔一枝。可东方朔不要,他说自己看到这树枝已经枯死了三回,可又活过来了,更别提渗水出汗和折断的事儿了。要是一个人的寿数没到一半,那树枝就不会渗水出汗。这种树五千年才渗一回汗珠,一万年才枯一回呢。
汉武帝听了,越发地相信东方朔所说的这些话了。
第二年,汉武帝刘彻特意搬到苍龙馆住,甚渴望成仙,就把不少懂道术的方士找来,叫他们讲讲远方国家的稀罕事儿。
众方士滔滔不绝地说着,东方朔一开始啥也不说。等大家都说完了,他这才起身开讲。
东方朔说往北到过北极的镜火山,那地方太阳月亮都照不着,得靠烛龙神衔着的火烛照亮山的四个角。这山上有园林池塘,种了不少奇特的花和树。有一种明茎草,样子像金灯,把这个草折下来点着,就能看见鬼魅。那里有个神仙叫宁封,曾在夜里点了一根这个草,能照见肚子里的五脏,因此这草又叫“刚馒草”。要是皇帝把这草割下来剁碎当染料,涂在明云观的墙上,夜里在观里就不用点灯了,所以这草也叫“照魅草”。要是把这草垫在脚底下,就能在水里不沉下去。
东方朔又说往西边游历到五色祥云升起之处,有一匹神骏,高达九尺。汉武帝听了,问东方朔这是什么神兽,东方朔讲解,早先西王母乘云光宝车去见东王父,将驾车的马解开,那马跑到东王父的灵芝田,东王父发火了,于是把马赶到天河边上。恰巧东方朔那时去拜见东王父,就骑上那匹马往回走。这马围着太阳转了三遭,接着径直朝汉关奔去,当时关门还没关呢。他在马背上睡了一觉,稀里糊涂就到家了。
东方朔把这匹神马称作“步影驹”。可这宝马到了人间以后,由于没啥合适的饲料吃,变得跟劣马笨驴似的,又慢又呆。随后,东方朔又说自己在五色祥云出现的地方种了一千顷草,那草地在九景山的东边,两千年才开一回花,到那个时候,就能割草喂马,这样马就不会挨饿了。
东方朔又说自己往东走到了极地,路过了吉云之泽。那里有个国家叫吉云国。这国家的人常常依据云的颜色来预测吉凶。要是有好事要发生,整个屋子会升起五色的祥云,特别耀眼。这五色的吉云要是落到花草树木上,就会变成五种颜色的露珠,这露珠的味道特别甜。
汉武帝和大臣们都听得发愣了,惊得眼睛都直了。东方朔跟一块儿当官的朋友讲:“天底下没人懂我东方朔,就太王公晓得我。”
也许汉武帝想见神仙的心愿非常强烈,所以民间渐渐的,以讹传讹,有了这样一个故事:
据说有一日,汉武帝在承华殿与群臣闲谈,殿旁忽见一青衣女子,美丽非常,不似人间所有。对汉武帝说道:“七月七日,王母会暂时临凡来看你。”说完倏忽不见,殿内犹有异香。武帝愕然,求问东方朔,东方朔答道:“此乃西王母紫兰宫里的玉女,来往于东西方灵州之间,替玄都宫向人间传达使令。”
汉武帝于是斋戒沐浴,在七月七日当天,盛装立于阶下等候。至夜,忽闻云中有鼓瑟之声,只见五色斑龙牵引,王母乘紫云辇,直趋皇宫而来。西王母向汉武帝传授了修道成仙的秘诀,还赠送三千年一结实的仙桃七枚。
天上王母,地上君王,二人在亲切友好会谈的时候,窗外人影一闪,有人偷听,汉武帝大惊,怒喝道:“何方贼人?”
西王母淡然道:“是我的邻居东方朔,此子顽劣,已经偷过我三次蟠桃了。”这东方朔还真是厉害,蟠桃三千年一结实,他竟然偷过三次,那岂不是至少活到九千岁了?看来王母的蟠桃守卫实在不行,前有东方朔,后有孙悟空。
后来西王母又招来女儿上元夫人,上元夫人对汉武帝是一顿臭骂,说他身上有五种劣根性:性情暴躁、贪恋女色、铺张浪费、冷酷无情、自私自利,就他这样的,还喜欢求仙问道?如果不除掉这五种劣根性,再勤奋修行都是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