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论翻译之美
很快,“春华厅”里便是高朋满座、胜友如云。
除了贝勒爷和两位老供奉,就是杰克.马、京.东、雷布斯、谭宗明。
算算人数,还真是五路财神!
焦艳玲那样有几家饭店的老板根本都挨不上边儿!连上桌的资格都没有。
小京和大东子还在读大二,现在事业还没起步。今天这场饭局就是属于凑数的!只能敬陪末座!
谭宗明准备去鹰子家留学、攻读经济学研究生。这次是来四九城看望女朋友的!
作为明家三代翘楚,又是贝勒爷的故人之后,坐在了左手第一位。
人家明氏一族在沪上树大根深,百十年前就是名门望族,老有钱了!
要不然也培养不出谭宗明那通身的气度。
这就是纯粹的“老钱”味儿!
在座的几位年轻人虽然都是以后的商界大佬,晟煊集团和剩下的那几家比起来确实差了那么点儿意思。可从形象气质上来说,他们倒也还差点儿火候。
所以他坐在主宾的位置倒也合适。
雷布斯、小京因为家庭原因,虽然比谭宗明有差距,可也是有着自己的底气。
杰克.马和大东子现在可就真没法和他比了!
一个多少有些怯懦、一个没有多少底气的张扬!
当然换个好词儿,也可以说是内敛和自信。
可是此时的他们比起谭宗明还是多有不如。
要不说,最少三代才能培养出“贵族”。
“暴发户”在某些方面还是有着不可忽视的短板的!
张二秘接过一个木匣,摆在桌子上。
这是一匣兰芳专供贝勒爷的雪茄。
贝勒爷:“都别客气,尝尝我这雪茄(qie)。”
这倒不是贝勒爷念出错别字儿!这是他有意卖弄,也是一个小小的考验。
准确的来说,是对谭宗明一个人的考验。
接到贝勒爷的眼神儿!谭宗明伸手从匣中取出一支雪茄,用纯银茄剪剪开茄蒂。然后才开始解释道:
“雪茄是舶来品,雪茄的原文是来自玛雅文,原文是sikar,后逐渐才演变为“Cigar”。
中文名“雪茄”是徐志摩诠释的。
所谓烟灰白如雪,烟草卷如茄(qie)。
茄(qie)又音茄(jia),合外语语音,故多做茄(jia)音。
所以老先生念茄(qie)算是正本清源,可不是错别字儿!”
贝勒爷:“今儿见到如此多的青年俊才,老头子倒是有些卖弄了!
小谭不愧是家学渊源,这事儿肯定瞒不过你。
弄不好当时你家先辈就在现场,甚至就是你家出资组织的。
那是1924年的秋天,徐志摩刚从德国柏林和第一任妻子张幼仪办妥离婚手续回到上海。
一个周末,在一家私人会所里邀请了当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先生。
泰戈尔是忠实的雪茄客,在两人共享吞云吐雾之时。
泰戈尔问徐志摩:“do you have a name for cigar in Chinese?(你有没有给雪茄起个中文名?)”
徐志摩回答:“Cigar之燃灰白如雪,Cigar之烟草卷如茄,就叫雪茄吧!”经过他的中文诠释,已将原名的形与意结合,造就了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