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都有

姜逢吉脸上、眼底满是落寞,看着很难不动容,但赵就除了眼神闪烁几下外,并无其他反应。

一来没亲身经历,二来并不了解全部经过,三甚至都不是这个世界的人。纯粹当闲闻轶事听,最多心存些许“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负责。

说到底,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赵就没那么多好奇心。

碍于目前尚且有求于人,还是别过脸隐藏内心泛上来的无所谓,感同身受般开口附和:“姜大人无需太过懊恼,皇上必能承先帝之愿望,驱逐胡人至冰湖以北,给百姓以安宁,还天下以太平!”

听到赵就的话,姜逢吉迅速扯起一丝笑意,不迭点头赞同:“圣明无过皇上,必能一战功成,得偿夙愿。”

皇帝要打仗,当然不能提“败”字。

九族还得要呢!

趁姜逢吉情绪稍微回暖,赵就生怕他又陷入其中,急急忙忙开口询问:“姜阁老,当年连战连胜,为何先帝突然遇袭?难不成……”

“贪功冒进”四个字赵就不敢说出口,只好伸出手指,边挑眉示意边朝前戳了戳。

姜逢吉思维何等敏捷,都不用赵就暗地示意,光听语气就已经猜到他想说什么。

连连摇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先帝行军布阵一向谨慎,胜利在即岂会冒失妄进,给胡人机会?”

“是胡人绝境之下釜底抽薪,举残兵败将围魏救赵,避开位居左右的河西、宁州两路大军连夜奔袭中线,这才使得北伐功亏一篑。”

“啊?!”赵就惊了。

“姜阁老您这个笑话一点也不好笑。”

“老夫并没有说笑,实际情况如此。”姜逢吉肯定道。

话音未落下赵就已经皱起眉头,深表怀疑。中线即后方,也就是边关以内,长安、大同、朔州和京城一线,他护送柳柔薇回河西时走过,印象很深刻。

此间大大小小军镇多达几十座,星罗密布,除去规模不同,外观几乎没有任何区别,就算长年来回行走的商客有时候都分不清楚,何况胡人!

偏偏就是这些不甚熟悉的胡人,轻而易举且准确无误找到藏匿其中的先帝?

匪夷所思,实在匪夷所思得紧!

赵就抬起手揉揉鼻头,心里一时之间思绪翻涌,滔滔不绝。

难道……有人带路?

探子?奸细?还是……

有人叛国?

看到他面露不解,姜逢吉也不故作高深,干脆利落点明答案:“皇上登基之后曾派人详查,应该是有人通敌叛国!”

“哪路大军有人投敌?”赵就眼光一闪,似乎抓住了什么关键信息,内心里喜悦之感窦生。

三线大军,两路向前一路当作后方稳固以稳固整条战线,如果清楚哪路军中有人通敌叛国,那调查范围瞬间可以缩小,他的工作量也能大大减轻。

对于赵就这种性子里怕麻烦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得的好消息。

但这份欣喜没能持续多久,立刻被姜逢吉接下来的话浇灭。

只见姜逢吉脸上露出苦涩,“唉”地叹气一声后,摇头语气无奈开口道:“经过细查,三路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