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轧钢厂二食堂(第2页)
厨师这个行业太吃天赋,没有天赋的杂工三年、学徒三年、帮厨三年、厨工三年,十二年过去都不一定能当上厨师。
很多厨子都是打小开始学习,不是说厨子没文化,好厨子都需要识字学文,不然你菜谱看不懂,也写不了菜谱,写写不了,看看不懂你怎么办。
高级厨子能升级技师就是因为特级厨子就是在于能创造和改良属于自己的新菜式。
明年自己也该退休了,这几个徒弟也就柱子有这个机灵劲,这柱子最近还得多督促督促他,抓紧提升技艺,自己在退休的时候也好推荐他做主厨。
杨明礼自己也是半路出家当的厨子,以前是热河那边的富家子弟,爱吃,爱琢磨,琢磨怎么做美食。
这么多年过去了了然一身,这么多年自己琢磨的新菜式,新做法,有些想法,感觉是好的,但是自己手艺不行,做出来的跟自己想出来的总是差那么点意思,回头也该把自己写的菜谱传给这几个徒弟了,让徒儿们试试看,看看谁能做出自己想象出来的味道。
这么多年来,也就解放后这几年过的最舒心了,不用天天担心自己出门后保不齐晚上就回不来,现在自己就等着退休了,到时候自己想钓鱼就钓鱼,想下棋就下棋。嘿嘿,杨师傅想象自己美好的退休生活,嘴不自觉间就开始往上翘了。
何雨柱跟三大妈一路小跑着赶回了四合院
何雨柱进了院门口后就看见自己二叔何大明跟三大爷在聊天,眼睛不自觉间就红了起来。真是自己二叔,赶紧揉了揉眼睛说到,“二叔你回来了啊。“
“柱子,我回来了。赶紧搭把手把东西拿进屋子里。”
何雨柱忙回到:“好的二叔,连忙一手提一个包袱往屋里走去。”
何大明看着傻乐的何雨柱也是心有感慨,何大明比何雨柱就大了6岁,小时候何雨柱是他的跟屁虫,天天带他捉知了、掏鸟窝。
看见枣树肯定是要拿竹竿打枣子,甭管红不红的都打,不红的拿灶台边炕炕就变红了。
晚上跑出去找树林捉知了,晚上捉一小时就能捉一盘菜的量,捉回来后放在大扫帚上面,再给上面罩个罩子或搭个蚊帐,早上起来就全部蜕壳了,把翅膀一剪盐水一泡,在灶台上烤干,吃起来跟鸡肉一个味。蜕的壳还能拿到中药店卖掉,十五个一分钱。
夏天捉知了是既能解馋又能增加家用。
秋天可以掏鸟窝,也可以拿编制的篮子倒扣麻雀,找个有鸟停留的大树,离不远处撒点麸皮,拿个小木棍撑着倒扣的篮子,拿根毛线绑在小木棍上,等麻雀来篮子底下吃麸皮时赶紧拉小木棍,手快的就比较容易扣到麻雀。
也可以拿两个竹竿,每根竹竿两边绑好蚊帐,形成一个扇子型,找个树林边的空旷地,等麻雀要飞过去时候一下撑起来蚊帐就可以网住一些飞的低的麻雀。想到这里,何大明也是傻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