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大明拓疆:美洲风云
永昌二十一年深秋,福州港海风猎猎,旌旗蔽日。雅妃徐静姝身着金丝织就的玄色戎装,头戴嵌满东珠的紫金冠,英姿飒爽地立在旗舰“永乐号”的甲板之上。她身后,西洋舰队大都督郑宏身披银鳞软甲,腰间悬挂着削铁如泥的螭纹宝剑;都督朱和伟则一袭红袍,手持玄铁令旗,威风凛凛。二十艘商船满载着瓷器、丝绸、茶叶等大明的奇珍异宝,二十艘载人福船搭载着两万满怀憧憬的大明百姓,与西洋舰队的战船共同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庞大船队,缓缓驶出港口,向着遥远的美洲大陆进发。
船队沿着熟悉的航线,首先抵达马六甲。这座扼守东西方贸易要道的港口城市,此时已成为大明在南洋的重要据点之一。港口内,商船往来如织,各国商贾云集。徐静姝下令船队稍作停留,补充淡水和食物。当地的官员和商人听闻大明的船队到来,纷纷前来拜见。徐静姝借此机会,向他们宣扬大明的国威,并承诺将进一步加强与马六甲的贸易往来。在马六甲短暂休整后,船队继续向西航行,经过科伦坡,这里同样是一片繁荣景象。科伦坡的港口停泊着来自不同国家的船只,香料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徐静姝与当地的贵族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双方达成了多项贸易协议。
离开科伦坡后,船队进入了凶险的印度洋。狂风巨浪不时拍打着船身,船队在波涛中艰难前行。然而,大明的水手们凭借着丰富的航海经验和精湛的技艺,一次次化险为夷。经过漫长的航行,船队终于抵达了好望角。好望角的海风异常强劲,海浪汹涌澎湃,船队在惊涛骇浪中小心翼翼地绕过这片海域。当船队成功绕过好望角,船员们都忍不住欢呼起来,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随后,船队沿着非洲西海岸继续北上,最终抵达了荷兰的鹿特丹。鹿特丹港内,桅杆林立,来自欧洲各国的商船汇聚于此。大明船队的到来,在鹿特丹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欧洲人纷纷涌到港口,想要一睹这支来自神秘东方大国船队的风采。
徐静姝身着华丽的大明服饰,在郑宏和朱和伟的陪同下,踏上了鹿特丹的土地。
欧洲诸国的元首全来到鹿特丹,迎接罗马教皇徐静姝。
众国王和元首分别向徐静姝行了跪拜礼。
欧洲的国王及元首和王公贵族以及官员们举办了盛大的欢迎宴会。
在宴会上,徐静姝向欧洲各国展示了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香水、香皂等精美产品,以及汽车、水泵等高档工业品令欧洲人赞叹不已,很快销售一空。
由于徐静姝离开罗马教会和凤凰社两年,积压了很多事务,大主教要求徐静妹留下来处理急迫事情。
徐静妹只好将去美洲大陆探险的任务交给了郑宏和朱和伟。
在鹿特丹休整了一段时间后,郑宏、朱和伟率船队再次启航,驶入了浩瀚的大西洋。
二十艘商船卸货后,又从欧洲进了大批棉布、皮货等物品后返航明国,郑宏率西洋舰队和二十艘福船向美洲航行。
大西洋上的气候变幻莫测,船队时而遭遇暴风雨的袭击,时而又被烈日炙烤。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挡船队前进的步伐。经过数月的艰苦航行,终于,了望手激动地高呼:“陆地!陆地!”众人纷纷涌上甲板,只见远方一片广袤的陆地在阳光下若隐若现,那便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美洲大陆。
郑宏下令船队寻找合适的港口停泊。经过一番探查,船队在一片宽阔的海湾内找到了一处避风良港。这里地势平坦,资源丰富,是建立据点的绝佳之地。郑宏决定在此建立大明在美洲的第一个据点,并将其命名为“雅妃城”。
郑宏将第一个发现的海湾命名为“雅妃湾”。
其实这个海湾后进叫墨西哥湾,雅妃城在后世叫迈阿密。
登陆之后,郑宏立即组织人员开始修建城墙和房屋,同时派遣朱和伟等人前往周边地区,看周围有没有原住民和殖民者。
此时的美洲大陆并非一片空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格兰、法兰西等欧洲国家早已在此建立了众多殖民地。
这些欧洲殖民者离迈阿密很远,所以,没有遇到与殖民者。
朱和伟率五十名陆战队员在还阿密东北方八百里处发现了土着部落。
朱和伟向土着部落赠送了大量的礼物,包括铁器、布料、粮食等。这些礼物对于土着部落来说非常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