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贪熊 作品

第2156章 李均的回馈

吃过饭,田文拿出一个袋子,随意的递给赵军:“诺,知道你好这口,08年的大白菜,关翡那弄来的,今儿也算是借花献佛了,里面还有个壶,你自己看吧。”

赵军听到田文的话,原本淡然的脸上露出一丝真正的兴趣。他放下茶杯,接过袋子,动作明显比刚才多了几分郑重。

他先拿起那提班章大白菜,看了看竹箬包装和上面的标识,点了点头:“08年的,好东西,难为你还惦记着。”语气中带着几分满意。这茶在懂行的人眼里,已是可遇不可求的收藏级珍品。

随后,他的注意力被那个盒子吸引。打开盒盖,露出里面用柔软丝绒仔细包裹的物件。他小心地解开丝绒,一把紫砂壶逐渐显露真容。

壶身呈现一种温润内敛的酱棕色,泥料细腻至极,光泽柔和,仿佛历经岁月盘磨,已养出了一层暗雅宝光,这是顶级泥料和常年精心泡养才能形成的质感。此壶造型古拙大气,比例匀称挺拔,透着一股沉稳浩然之气,正是明代紫砂巨匠时大彬的典型风格。

赵军的呼吸似乎都放轻了些。他小心翼翼地托起壶身,仔细端详。

目光最终落在壶底,那里有清晰秀雅的刀刻款识:“天王初受供,楚客已烹新”。字体带有明显的晋唐小楷风韵,这是时大彬晚年作品的重要特征。

赵军的手指轻轻拂过底款,眼中绽放出难以掩饰的惊叹和喜爱之色。他深吸一口气,抬头看向田文,又深深看了一眼关翡,语气中带着前所未有的感慨:

“时大彬……这可是紫砂陶艺开宗立派的人物,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他的真品,存世寥寥无几,每一把都是国之重器,足以放入博物馆镇馆。这‘大彬诗意’……泥料、形制、刻工、款识,尤其是这底款诗句的意境和书风,与记载中的大彬晚年作品特征完全吻合……”

他顿了顿,似乎在平复心情,继续说道:“‘天王初受供,楚客已烹新’……这诗句透着禅茶一味的闲适与超然,与大彬晚年的心境和制壶理念极为契合。这份礼,太重了。”

田文在一旁嘿嘿一笑,似乎对赵军的反应很是满意:“我就知道你好这口。这臭小子手里有点好东西,正好拿来堵你的嘴。”他话说得随意。

关翡连忙谦逊地说道:“军哥您过奖了。宝剑赠英雄,名壶配知音。这壶在我手里也就是个物件,到了您这儿,才算真正遇到了懂它、惜它的人。能入您的眼,是它的造化。”

赵军小心翼翼地将壶放回丝绒中,目光再次看向关翡时,已经多了几分真正的欣赏和重视。能拿出如此重礼,且话说得如此漂亮得体,这个年轻人,确实如田文所说,“有点意思”。

“关翡,你有心了。”赵军点了点头,语气温和了许多,“这份情,我记下了。”

“军哥言重了,回头军哥要是有空去滇省,一定要与我联系,我跟李总准备合作在边城弄个康养旅游项目,项目建成之时还请军哥赏脸。”

关翡顺势发出的邀请,恰到好处,既表达了尊敬,又将话题引回了正事,且尺度把握得极好——不是直接请托,而是邀请对方去体验自己的项目。

赵军闻言,脸上的笑容更真切了几分。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用手指轻轻点了点桌上那装有“大彬诗意”的盒子,沉吟了片刻。

“滇省是个好地方啊,山清水秀,养人。”他先是感慨了一句,然后看向关翡和李钧,目光中带着一种审视,但已无之前的疏离感,“你们那个康养旅居项目,我之前听蚊子提过一嘴,想法很不错,契合现在的政策方向和发展趋势。能把事业和国家的健康养老战略结合起来,是很有眼光和担当的。”

他这话,等于是在肯定项目的正当性和前景,是一个极其积极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