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尘 作品

第49章 史记三国(第二更)

“十干轮回,以作十表;八方延展,而成八书!”

这一次,出现在不再是什么人物传记,而是代表着永不结束的时间轮回,以及象征四面八方的空间延展。

一些了解史家之道的棋手,对于这些文字会比较敏感,但绝大多数观众并不清楚,这新出现的十表、八书到底是如何而来。

“从这最后的十表八书来看,诸葛虚圣果然所图甚大,十表定时间,八书勘空间,这是要自成时空,以一家之言,造一方之史。”

身为史道宗师的希多,在第一时间,发出了最为权威的评点,如果诸葛一听到,自会为之击节,可以说希多这段话,基本看出了诸葛一这一手的目的。

他要做的就是用这悠悠青史,去完成最终的一家之言成一方世界。

当然,希多自然猜不到诸葛一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在他眼中,诸葛一很可能想要完成史道中只在传说中出现的勘定史书,可诸葛一的目的,又岂是区区史书那么简单?

随着诸葛一依据《史记》所复原的全新史书逐步成型,诸葛一真正的勘定计划也开始迈上进程。

无论是历史上的《汉书》也好《三国志》也罢,都是旷古烁今的史家典籍,但若是想要完成诸葛一的布局,也唯有司马迁所构建《史记》体系才可以承载。

这自然不是史道上的差距,而是出发点的不同。

无论是《史记》还是如今诸葛一所行之事,都是以时间空间为基点,以天地勾连最终的人,从而形成一家一言。

不同于《史记》从上古开始,诸葛一的这段史只有短短五十四年,五十四载春秋,极其短暂,却也因为这浩浩三国英雄气的存在,变得极其精彩。

随着记录解说性质的十表八书的完成,原本十二本纪开始彻底有了阵营的划分。

其中大魏的三本纪,大汉的两本纪以及吴国的大帝本纪形成了三魏汉吴的鼎立格局,至于以大贤良师为首的其余六份本纪最终成为了养料的存在。

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英雄长河中,无论是携带黄巾军风起云涌的大贤良师,还是自立为帝的袁术,亦或者几位汉帝,虽然同为本纪,可随着英雄之气的最终稳定,随着世家、列传乃至于最后八书的定论。

这些帝星,最终成为了时代的垫脚石,最后升腾而上的有且仅有区区六位帝星本纪。

“天地英雄气,三分汉魏吴!”

就在这时,诸葛一的声音再度出现,这一次却不是什么声传天弈,而是自天弈中出现,随着那声音,那些青色竹简开始缓缓闭合,最终随着滚滚英雄气的蒸腾,仅留下了最后的封面。

《三国记》!

那是从未在历史长河中出现的一部煌煌青史,区区五十四载春秋,却包含诸多英雄之气,足以让天下为之荡气回肠。

如果说《三国记》的出现仅仅是史道之人为之震撼,那么接下来这册《三国记》对于这一场天弈棋局的影响,才真正展现出诸葛一这一手的强大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