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页风华 作品

第85章 娱乐圈金丝雀(25) 完(第2页)

  令人惊讶的是,这灯光并不亮,只是一豆灯光,晕晕的散开光芒。

  “请问为什么它不是那么亮呢”

  宋笙磕磕绊绊的用当地语言问道。

  问完后觉得有些不妥,万一是人家国家的传统呢,自觉失礼的道了歉。

  点灯人是个很和蔼友善的老爷爷,并没有介意宋笙的问题,而是友好的笑笑。

  “不需要太亮,能照到心里就好”

  “这是我们对黑夜的仪式感”

  白胡子的老爷爷仰头看着那一豆灯光,有些感慨的说道。

  那一晚,宋笙和祁语跟着点灯人,听着寂静夜色里传来的一声声虫鸣,在黑夜里看着一盏盏并不明亮的灯光亮起。

  小王子的故事里有提到过

  第五个星球很小,那里的空间只够容纳一盏路灯和一个掌灯的人。

  点灯人说的没错,

  灯并不明亮

  却照进了人的心里。

  ……

  兜兜绕绕,两人回到了最初的起点,也是最后的终点。

  华国

  两人很喜欢一个地方

  月亮镇。

  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晨曦日落,杨柳依依。

  那是一个并没有被现代文明过度侵蚀的地方,当地人的生活节奏很慢,他们数着太阳,看着云卷云舒,静静的看着潺潺溪水流淌。

  大红的灯笼高高挂在门前,映着白墙黛瓦,门前的一两株芭蕉,老人们就摇着蒲扇闲话着家常。

  随便找了间民宿住下,窗外正对着环镇的河水,河面上摆着三三两两的乌木船,摇呀摇,晃起一阵水光。

  窗前便置着桃木桌,瓷白的花瓶里正插着几只素淡的花,随意的开着。

  来到这里的第一夜,便落了一场雨。

  被雨打湿过的空气里传来青草的气味,夹杂着花香,直直的扑面而来。

  宋笙是被雨滴打在水面上的声音吵醒的,整个人迷迷糊糊的,便听见了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的女孩子的卖花声。

  “阿要买栀子花白兰花”

  是当地特有的方言。

  宋笙兴奋的跑下楼去看,外面还飘着细雨,门口被雨洗过的芭蕉叶绿的格外分明,映衬着同样清翠的竹,在这细细烟雨中沾了一点春意来。

  不知道从哪边小巷子里拐出来一个穿着粗布蓝衣的女孩子,梳着一头乌黑的大辫子,挎着一篮栀子白兰叫卖。

  女孩子的声音仿佛也沾了这雨水一样,娇娇的。

  让人无端想起春日里横出枝头的杏花。

  宋笙挑了几只栀子花来,栀子肥美,花瓣上滚着几滴小小的水珠。

  卖花的姑娘还送了两串自己串的茉莉花穿,宋笙推辞不掉,便开心的接受了。

  “这是我们这的一个说法”

  “送君茉莉”

  “愿君莫离”

  女孩子的乌黑的发丝上也沾了些雨水,一双眸子亮的惊人。

  宋笙回去带了一身的水汽,将栀子松松的插在了窗前桌子上的白瓷瓶里。

  给祁语戴上了那一串茉莉,又冲她晃了晃自己手上的那一串。

  祁语轻轻笑了笑,也没问什么,只是拿过毛巾将宋笙头发上的漂上的雨水擦干。

  次日,宋笙还没醒,祁语便捧了一大束花回来,携来一身的春意。

  乌篷船摇呀摇,水波儿晃呀晃。

  两人静静的坐在船头,看着一片碧水轻晃的美好。

  逢了一场雨,两人便撑起伞,也不划船,只是懒懒的停在水上,看雨滴细碎的打在河面上,看青石瓦上滴下的一串串雨珠。

  到了晚上,便坐在屋檐下仰头看向天上的月亮,夜深了,披了一地的月光。

  有一次在镇子里迷了路,两人也不着急,慢慢悠悠的晃着,看见一处半掩的门扉,便去问路。

  那是一个很年迈的老人,却很是精神,为她们热心的指了路。

  两人也不着急回去,便在老人门口搬了两个小马扎坐下,陪他看了一下午的花。

  ……

  她们最后的终点在拉萨

  这是一个有信仰的地方。

  朝拜者三步一叩,不远千里,用身体丈量自己与神明的距离。

  走在拉萨的街道上,阳光将人间照的一片明亮。

  祁语没有许愿,并非她不虔诚。

  从小她就觉得自己是被神灵厌弃的人,可是当那个人出现后,她才明白。

  “姐姐”

  祁语朝前面的身影轻声喊了一句。

  “我在”

  宋笙回过身来,脸上的笑容比阳光还灿烂。

  你看呀,神明从来都在她的身旁。

  祁语快步走上前去,牵住那人的手,眯着眼睛看向天边耀眼的太阳。

  玻璃晴朗,橘子灿烂。

  那个诗人说的没错

  你来人间一趟

  你要看看太阳

  和你的心上人

  一起走在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