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野外监测站(第2页)
“这小妮子运气怎么就这么好?”
村长哭笑不得的揉了把乔玥脑袋。
“上次上山救了灵猫母子,这次又救了豹子。可别等会儿连豹子都跟着下到村里了。”
灵猫体积小,正常情况下也不会伤人,养在村里就当大一点的家猫了。
可豹子虽然号称大猫,毕竟不是真的猫。这东西恶狠了也要伤人的。
“趁着天气还好,在入秋前要不组织村里民兵上山巡查一遍?至少要摸清楚山里野兽的大概分布,万一冬季大雪,说不定就有下山找吃的。”
早几年山上还有狼狐狸什么的,这几年除了兔子野鸡外,最大的也就野猪了。豹子的出现还是四五年来的第一次。
林业站的老师听说后,让他们暂时不要上山,等专家到了,再一起上去。
清河潭村的地理位置本身就很独特。
位于原始森林的外缘,设置林站的原因也是为了保护山林和野生动植物。
虽然现在国家还没有专门出台关于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法律法规,可做一行的,不能说没有就不做。
前些年乱砍树的现象时有发生,好多地方因为植被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发生地质灾害的情况不断。
而且这短短十几年时间,野生动物的身影都不怎么看得到了。
林业局希望能在清河潭村设立一个野生动物观测站,作为回报,他们会派专家来指导林业种植。
县里已经知道清河潭村想要发展药材种植,要种植的长效药材基本都是木本植物,如何在不破坏原有林地的情况下,规划药用经济林的布局,这是林业局的专长。
杜教授擅长的是草本植物的培育和驯化,其他的他懂,但不擅长。
现在林业局给派了专家过来,对清河潭村来说,好处可太大了。
专家来得很快,第三天早上,早饭才刚吃完,两辆吉普车带着人和设备就到了村里。
他们打算在林站到清河潭村之间的那片斜坡地那里建立观测站。
日常的生活物资,还有水电铺设,都要从清河潭村延伸进去。
之前村里到柳浪湾的路大概只有一米左右的宽度,为了后期建设,道路必须拓宽,至少要两米到三米才够行车。
好的是这条路周围没有陡峭的地势,修路的难度不算大。
但即便如此,发动全村的老少一起上,年前能完工的可能性也不太高。
不过村里人修房子都是自己动手,挖地基,垒墙砌砖这一套活路大家都做熟了。
县上和林业局拨了专款,水泥河沙和红砖很快到位。
除了村里的老手们,林业局还在其他村找了人过来一起做。
入冬前路可以缓,但房屋设施必须完备。
顾吾不知道怎么跟顾家当家的申请的,在监测站的地基打好之后,村长又领着人在柳浪湾的河滩外侧挖了三间屋的地基出来。
这三栋房子,挂的是农业大学实验站的牌子,而实验的项目,就是杜教授跟乔玥一起照看的那几块药田。
寒露前,监测站的房子完工了。
各种监测设备什么的也都安装调试完毕,连派驻人员都正式到岗。
等到立冬那天,杜教授的实验站也上了梁。就是房子里面还空荡荡的,需要他自己一点点的补充。
实验站竣工那天,乔玥大早就把自己的包袱收拾好了,缠着她爸帮她带上去。
乔玥爸一看女儿一副要上山长住的样子,顿时不乐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