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产学研(第2页)

    “可是,太后娘娘那边……”

    “太后娘娘的事,那也是老夫亲自动手医好的,汤药也是咱太医院熬的,分明是有功无过,何错之有?”

    “话是这么说,可是,可是……”

    “行了,没什么可是的!”

    王思祖摆了摆手,继续说道:“都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老夫就不信了,这皇宫内外,哪个敢保证自己没病没灾?若生了病,还不是靠咱们太医院?”

    众太医一个个唉声叹气,却也无可奈何。

    谁也不知道太医院即将迎来何种命运,不过,在接下来的时间,干活却是卖力多了。

    无论宫中谁有个大病小灾,众人争先恐后要求出诊,态度那叫一个殷切。

    就算不出诊的,也拿起书架上沾满灰尘的医书,认真翻看起来。

    甚至还有人从民间搜集了一些偏方,潜心研究起来。

    若放在以往,谁在太医院研究偏方,那是会被所有人嘲笑的。

    可是现在不同,整个太医院风气大变,众太医们和以前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数日之后,于谦拿着一份章程来到御书房。

    朱祁镇细细看来,此次针对太医院的改革,各方面考虑的很到位。

    第一步,是人才选拔。

    遍访各地名医,经选拔和考核后,可进入太医院任职,吏部给出了相应的考核依据和品级俸禄。

    原来的太医职位不变,但是从今以后,每年度有一次考核,优秀者提拔,合格的继续任职,不合格的就要降职处理。

    第二步,强化太医院的管理制度。

    太医院如此怠政,除去任职人员自身的天赋外,还与守旧的管理制度有关。

    新的制度包括职位设置、职能分工、考核机制、药房管理等方方面面进行全方位的改善,不但要加强行医水平,还要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步,建立医学研究院。

    效彷科学院,建立一个针对医学的研究机构,推陈出新,寻找和利用新的药方、药材,等等……

    “很好,很好!”

    朱祁镇看完,一连说了两个很好。

    从这份章程可以看出,于谦对太医院的问题分析很透彻,提出的改革措施也是面面俱到。

    特别是医学研究院这条建议,就很受科学院的启发。

    妥妥的一份产学研结合专题汇报!

    “怀恩!”

    “奴婢在!”

    “拿去司礼监加印!”

    “是!”

    怀恩拿了章程退下,朱祁镇又说道:“朕还有个问题,遍访天下名义,招揽优秀者入宫,这个想法虽好,可是,如何实现呢?”

    于谦明白,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一个完善的考核机构。

    就算寻来了所谓的“名医”,可是,这个名医的头衔究竟是真是假,有多少真本事,如何考量?

    让太医院来担任主考吗?

    绕了一大圈,岂不是又绕回去了?

    如果不让太医院来做主考,还有谁有资格?

    这个问题似乎很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