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人 作品

第735章 因为是馒头窑,所以不是龙泉窑(第2页)

  所以,从监工的服饰上来分析,也根本看不出具体是哪个朝代。

  “妈的!”

  秦立不由黑了脸。

  这还是他头一次不能通过监工服饰来判断瓷器出现的朝代。

  “幸好还有其他方式可以判断……”

  于是,他有将注意力放在了火窑上。

  却见平整的大地上,耸立着几座如同馒头形状的火窑。

  这种火窑被称之为馒头窑。

  是典型的北方瓷窑!

  而龙泉窑在浙江,是典型的南方长条龙窑。

  所以!

  这款青瓷水盂根本就不是什么龙泉青瓷,更不是北宋初期的淡青釉龙泉青瓷!

  看到这里,秦立脑海再次划过北方所有生产青瓷的窑口,心里渐渐有了底,当即不动声色的问店老板:“老板,价格真的不能再谈了吗?”

  店老板耸肩,无奈摊手,苦涩一笑,但没有说话。

  “唉!好吧。”

  秦立叹气,无奈摇头,“两百万泰铢就两百万泰铢吧,谁让我看上了呢。”

  店老板笑道:“买瓷器就是买个眼缘,只要能看上,价格从来不是问题。当然,前提是不缺钱。”

  “说的是。”

  秦立笑笑,问道:“支持刷卡吗?”

  他身上就22万泰铢,根本不够。

  “可以的。只要是国际银联,都可以刷。”

  店老板笑着将刷卡机取了出来。

  秦立也不拖沓,按照如今的汇率,直接给店老板刷了四十万过去,然后又从包里掏了三万四百三的泰铢递给店老板。

  店老板见数过后,慢条斯理的将水盂打包好,放在柜台上,问道:“您还看其他瓷器吗?”

  秦立随手将打包好的水盂装入包内,点点头:“我再看看,如果有合适的,一并打包。”

  和国内古玩一行的规矩一样,在泰国瓷器古董的交易也是一件件交易,防止出现中途出现调包的情况。

  虽然调包的可能性基本不大,但双方都墨守成规的遵守了这种规矩。

  然而,一家店里能碰到一件合适的古董就很不错了,哪可能还有其他机会有漏可捡?

  秦立在店里又问了几件官窑瓷器的价格,店老板说了之后,秦立果断放弃了继续寻找,实在价格太高,跟店老板告别之后,就去了其他店铺。

  直至中午,他整整逛了两百多家店铺,询问了不下五十件瓷器,但最终成交的仅水盂一件。

  “看来店铺到底不如摊位上的物件便宜啊,下午去摊位上转转……”

  吃完午饭后,秦立背着他的包,再度开启了捡漏大业。

  然而,ddmall市场的地摊和Chatuchak市场的地摊几乎一致,大部分都被洋垃圾占领了,即使有真品,也基本上是不值钱的民窑。

  秦立倒是看到几件宋加洛窑产的不错的青瓷,结果一问价格,好家伙,跟那些店铺一样,都是往死了要价!

  一看这架势,秦立也懒得再继续逛下去,还不到下午五点,就乘出租车回了酒店。

  冲了个凉水澡,秦立将上午购买来的水盂从包里取出,趴在床上,用手机给水盂各个角度拍了照,一股脑的全都给陈老发了过去。

  “陈老,给你看件好东西!绝对能吓你一跳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