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人 作品

第七百二十六章 素可泰瓷(第2页)

  虽然没有多大价值,但对增长见识有所帮助。

  就如秦立眼前的摊位,不大,也就是两个书桌的长度,上面摆放着清一码的带有浓烈磁州窑系风格的陶瓷,历史韵味十足,一看就是老货。

  不过以碗罐居多,少有高瓶。

  摊老板眼见秦立瞧的认真,一看就跟那些随便来看看的不一样,便主动招呼道:“老板,挑一个吧,都是正儿八经的素可泰瓷,绝对的好货!”

  好似看出了秦立是华夏人,摊老板说的是中文,且十分流利。

  秦立十分诧异的看他一眼,“去过华夏?中文说的很溜啊。”

  “还真没去过,我这中文是跟那些华人老板学的,没办法,这些年华夏人来泰旅游的很多,想做华夏人的生意不懂中文真不行,于是就逼着自己学了几年……”

  摊老板三句话不离老本行,稍微应付两句,又招呼秦立买瓷,“老板,咱摊上的素可泰瓷都是真品,您绝对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带一件吧。”

  素可泰瓷即泰国素可泰地区生产的瓷器。

  素可泰名称的由来,源自素可泰王朝,是昔日泰族称强时期的政权,在永河左岸。

  秦立在国内陶瓷史中看到过素可泰瓷的介绍,大概知道一些,是由我国古代华北陶工所建立的窑口。

  不过,书中对于素可泰瓷的介绍几乎一笔带过,他了解的也不多,再加上没见过实物,因此并不认识。

  此时经摊老板两次提醒,终于反应过来。

  “我就说风格跟磁州窑瓷器风格那么像呢,原来这就是素可泰瓷啊。”

  秦立随手拎起一个瓷罐,大概打量一番,怎么说呢,做工一般,比不了国内的窑口,尤其胎质,远不如国内的密实。

  但不论是花纹图案的绘制方式,还是瓷器的制作手法,完全就是磁州窑瓷器的做法,就是图案有所改变,将华夏的鲤鱼改成了泰国的本土鱼,国内瓷器上常见的牡丹花也改成了泰国本土的扶桑花。

  秦立请教摊老板,“老板,素可泰瓷器是泰国最早的瓷器吗?”

  “哪可能!”

  摊老板夸张摇头,解释道:“泰国的陶瓷烧制历史出现的很早,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3600年的班清文化,只不过一直发展不畅,后来被你们华夏过来的瓷器给淘汰了。直到素可泰瓷的出现,泰国本土才出现了不错的瓷器,再到宋加洛瓷的出现,泰国陶瓷才一改越南安南窑在东南亚陶瓷界的引领地位,成为了泰国本地及东南亚外销瓷中的佳作。”

  说到这,他一脸骄傲道:“说起来,泰国陶瓷业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发展,不得不提一个人,我们泰国的最伟大的兰甘亨大帝!就是他曾经亲自出使华夏,带回了华夏的烧瓷技术,从而才让泰国有了属于自己的上等陶瓷!”

  “什么?”

  秦立听得一愣,“兰甘亨大帝带回的烧瓷技术?这不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