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人 作品

第四百三十四章 就这点水平也想坑人?(第2页)

  他看了看岩洞的画法,没有明显的分成,跟康熙中期流行的墨分五色完全不同,更接近单线涂后点染的技法。

  “没错了!绝对是乾隆时期的!”

  “以构图布局来看,恐怕是乾隆初期的,继承了雍正时期的构图特点!”

  秦立心中断定道。

  他之所以这么肯定,是因为乾隆时期的青花瓷绘工技法有单线平涂和单线涂后点染两种,且后者占主导地位。

  “想不到在布鲁日竟然能看到这么大的漏!”

  “这趟真没白过来!”

  不由得,秦立开心的笑了起来。

  毫无疑问,乾隆官窑青花瓷,值钱的很!

  更何况,此款瓷瓶高约36厘米,属于大号陈设器,在青花瓷里面,毫无问题是价值最高的那种瓷器!

  在国内,像这类官窑青花瓷,至少五百万起步!

  然而,漏不单单只此一个。

  随着秦立继续在展厅游荡,他又看到了一个跟青花洞石花卉耄耋图撇口瓶同类型的撇口瓶。

  高约35cm,釉面白中闪青,釉面很滋润,瓶身上也分上下两副图,中间以缠枝莲纹相隔,主体图案为典型的刀马人物图。

  刀马人图是瓷器的一种装饰纹样,主要描绘战争或习武场面的人物、坐骑、弓刀,故名。如火赤壁、曹操大宴铜雀台、五霸战争等历史人物故事。

  “刀马人图”源于元代,兴于明末清初,盛于康熙时期,至雍正、乾隆时衰落,分为两种基本类型。

  第一类“刀马人图”的画面是直接绘制战争的场面,有敌我双方交战、打斗、拼杀的情节。

  第二类“刀马人图”并不直接描绘战争的场景和打斗的情节,但画面依然表现出雄健刚强的风格。因此在这类“刀马人图”中的人物形象不是身着戎装的军人,就是孔武有力、手持兵器的武士。

  此瓶上的刀马人图即第二种,但给人的感觉不够雄健刚强,偏柔和了一些。

  秦立判断是乾隆时期的。

  因为清朝到了雍正时期,与康熙采用外松内紧的笼络政策不同,雍正时期社会政治日趋严酷、专制,对民众思想的控制更加严酷。由于人物画易于表现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政治倾向,人物画家们为避祸都转向不涉及人事的花鸟画与山水画。

  直到乾隆时期,对于瓷器发展的多元化更加包容,刀马人物图瓷器又发展到了一个小高峰。

  奈何乾隆朝太平多年,人们丰衣足食、安宁祥和,又如何跟刚刚平乱成功的康熙朝相提并论,在人物英武气质上自然有所不如。

  这就是秦立将此瓶断为乾隆时期的原因!

  只不过,这款此瓶外面玻璃方框上贴着的标牌上,标注的是:过渡期.青花刀马人物纹赏瓶。

  从上面的’赏瓶‘这两个字,秦立就彻底看出了米希尔斯拍卖行的真实水平,专业能力并不比国内那帮摆摊的摊主强,甚至都有所不如。

  赏瓶明明是雍正时期才出现的,它却说此瓷瓶是过渡期的,还有能比这更大的错误吗?

  更何况,赏瓶圆腹上方可是有一圈弦纹的,然而,此款瓷瓶上并没有,怎么可能是赏瓶?

  “国内关于米希尔斯拍卖行的信息绝对是水军写的!”

  “还断代精准,还热释光检测,结果就这?”

  “呵!想坑人也要专业一些吗……”

  秦立眼中流出了浓浓的讥讽之意,毫不犹豫的用左手将此款瓷瓶检测了一下,结果和之前那款青花瓶一样,都是清官窑,且出自同一窑口。

  因为,监工是同一人!

  “不错!两件乾隆官,如果捡漏成功,至少八位数到手!”

  “这场拍卖会,老子拍定了!”

  ps:这章很难写很难写,写了不知道多久。

  反正查了很长时间的资料。

  唉!带有专业性内容的故事是真难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