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人 作品

第四百零五章 暴殄天物!(第2页)

  于是,他走到床头柜近前,蹲下身子,用左手食指摸了一下这个胆瓶。

  只是,脑海中出现的场景并非是北宋时期的制瓷场景,而是一个欧洲的匠人,正在利用工具,打磨胆瓶的底部,等将胆瓶底部掏出了一个圆洞后,此匠人又将一个完整的台灯拆开,换了一个拥有更长支架的底座,从胆瓶底部穿过,与台灯的上半部分结合,最后连上电线,构成了一个崭新的器物——胆瓶台灯。

  也就是说,金手指还愿的是胆瓶台灯的制作场景,而并非是胆瓶的制作过程。

  秦立当即愣了一下,这特么台灯也算是文物?

  有些不敢相信,但他还是很快做出了其他举动,双手捧住胆瓶,缓缓上升,直到下面露出圆柱形的支架,才停止。

  而后,秦立低下头,打量胆瓶底部的圆洞。

  通过圆洞处的断茬,他清晰看到了这款胆瓶的胎质,胎质细腻,灰中略带黄色。

  这正是汝瓷‘香灰胎’的特征!

  “十有八九是汝窑!”

  看到这里,秦立心里已经有了论断,只是汝瓷实在太罕见了,为了确保正确性,他依旧没有中段自己的鉴定,仍在利用其他汝瓷特征进行鉴定。

  于是,他又看了眼底部圆洞的四周,发现了三个粟米大小的犹如芝麻状的支钉痕,这一点也符合汝瓷烧制特点。

  只不过,支钉烧不止汝窑,其他窑口也有这种工艺,此法并不能作为汝瓷的主要判断依据,只能算做是辅助鉴定方法。

  于是,秦立小心翼翼的将胆瓶重新放回桌面上的底座上,然后双眼凝神,集中注意力,紧紧盯着瓶身上的一道冰裂纹。

  下一刻,他眼前的景象发生了变化,视线下的画面正在快速放大,细弱牛毛的纹路在他眼里渐渐的变成了通天大道。

  可以清晰看到‘通天大道’中有着大小不一的气泡,排列毫无规则,犹如天空中的星辰,虽少但亮。

  看到这里,秦立终于能确定,眼前的此款胆瓶底座,确实是汝窑所出!

  因为汝瓷的气泡特征就是:寥若晨星、大小不一!

  而其他窑口的瓷器,要么没气泡,要么气泡规整、大小匀称,要么气泡繁密如攒沫,跟汝瓷气泡特点完全不一样!

  只不过,气泡特征常人必须利用放大镜才能观察到,这也就是秦立的眼睛经过了强化,甚至都可以看清蚂蚁腿上的绒毛,要不然今天他还真无法利用气泡来判断真假。

  但也正是因为他判断出了真假,确定了汝瓷,所以,看着眼前这个被破坏了品相的汝窑胆瓶,气的差点吐出血来,这可是汝瓷啊!比之元青花都要罕见的汝瓷!随便一款都能上亿的汝瓷!

  就这样被人糟蹋了!

  “暴殄天物!暴殄天物啊!”

  秦立在心里歇斯底里的大骂。

  可就在这时候,突然一声轻咦传入耳中,“祖母绿台灯?”

  秦立回头望去,却见一四十来岁的白人男子正表情困惑的望着床头柜上的台灯,似猜测,又似不敢确认。